“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從三亞軍港解纜起航,奔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當我們的戰艦出現時,所有商船拉響汽笛致意……”10月12日,在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長塘侖小學舉辦的國防教育講座上,學校政教主任、退役軍人徐范波分享參與亞丁灣護航的經歷,讓在場學生熱血沸騰。
同一時刻,黃家侖小學體育教師王中正為學生們示范軍體拳招式,沙頭鎮中學國防課教師陳靖波埋頭為下一節專題課認真準備……金秋十月,走進資陽區各中小學校園,一股新風撲面而來。該區人武部領導欣喜地說,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該區連續3年實施的“兵教師工程”。
資陽區退役軍人人數眾多。經過部隊多年培養,這些老兵政治信念堅定、作風素質過硬,是開展青少年國防教育不可多得的資源,他們的言傳身教,將極大豐富國防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對于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尚武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這一認識,2019年,該區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學校和教育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啟動“兵教師工程”。他們面向優秀退役軍人廣發“英雄帖”,經層層篩選、統一培訓考核后,持證上崗。
兵教師平時主要負責協助所在中小學校開發特色國防課程、設置國防教育內容、策劃國防教育活動、進行軍事訓練等。與此同時,兵教師還為其他學科老師教學提供國防知識輔導,促進國防教育融入學科建設。
“能成為兵教師是一種光榮,我們要發揮自身優勢,做好本職工作,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左家侖小學兵教師田駿捷回憶道,2020年剛入職時,為盡快適應崗位,常常挑燈夜戰,學習專業知識,還報名參加了區教育局為兵教師專門開設的培訓班。如今,田駿捷講解的黨史軍史深入淺出、生動鮮活,上一學年,他主講的國防課被評為最受歡迎的課程。
“剛開始,對于參與國防教育相關活動,我并不積極。”曾就讀于沙頭鎮中學的戴清宇坦言,學校平時不僅有國防課,還有教育講座、參觀見學等活動,成績不錯、性格內向的他一度擔心影響學習。
去年學校運動會上,同學們在兵教師王曉鋒帶領下積極參與比賽。一名同學在摔倒受傷后依然咬牙堅持的一幕,深深打動了他。“那一刻,我從那名同學身上看到了王老師說的血性。”自此,戴清宇像變了個人似的,性格開朗了,也愛和人交流了,經常找兵教師談心。“老師身上的軍人氣質,激勵我勇敢面對挫折,也激發了我的報國情。”今年,戴清宇不僅考入理想大學,而且還順利應征入伍。
“‘兵教師工程’帶來的顯著變化是,同學們更團結了,學習更勤奮,紀律更嚴明,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迎風橋鎮中學教師匡重波對此感受頗深。
“這些顯而易見的變化,正發生在每一名學生身上。”資陽區教育局局長郭輝欣慰地告訴筆者,歷經3年的沉淀,兵教師由原先的10余名增加到70余名,覆蓋全區30余所中小學校、3萬余名師生。“兵教師工程”產生良好的輻射效應,持久掀起擁軍熱潮,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成為師生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據統計,近3年來,該區有70多名學生攜筆從戎。(金華滾 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