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敵’空中目標2批4架……”
日前,海軍某支隊一場協同防空訓練拉開戰幕。編隊指揮艦作戰室內,來自航空兵部隊的參謀人員協助海空平臺組網建鏈。指控臺位收到來自空中平臺推送的目標運動要素后,迅速下發編隊各艦。
“信息共享讓艦艇編隊態勢感知能力大幅增強。”該支隊領導介紹,今年以來,他們利用遠海聯合訓練等契機,邀請友鄰部隊共同構建聯合指揮編組,多兵種參謀走上指控臺位。他們充分發揮水面艦艇指揮平臺效能,將空中偵察預警、情報信息支援等要素有效整合,打破兵種協同壁壘,暢通情報共享、目標信息傳輸鏈路,有效解決了水面艦艇雷達偵搜范圍有限、研判目標難等問題,提升了艦艇編隊作戰效能。
雷達飛旋、指令頻傳,編隊指揮所內,各作戰要素快速建鏈,及時共享戰場信息,現場態勢一目了然。編隊指揮員緊盯屏幕,根據目標態勢和各艦型武器裝備性能,合理配置攻擊陣位,優化設計防空反導隊形,明確抗擊時機,確保協同有序、抗擊高效。
接到抗擊指令后,編隊各艦快速機動占據攻擊陣位,一張海空立體防護網悄然織就。
“某艦遭電磁干擾,無法鎖定目標。”特情突至,編隊指揮員在綜合研判攻擊態勢后,果斷下令調整抗擊方案,采取抗干擾措施,確保目標跟蹤穩定。
“目標跟蹤穩定,請示射擊!”對空作戰部門指揮員帶領各戰位職手再次鎖定目標,迅疾出擊。編隊各艦梯次進行抗擊。剎那間,各艦副炮火舌噴吐,炮彈直撲來襲靶機。炮響靶落,目標回波從雷達屏幕上消失。
“數據鏈互通、情報態勢共享,有效提升了編隊戰場態勢感知能力。”該支隊一名參謀介紹,此次訓練,威脅目標多樣、來襲方向不定、干擾環境復雜,編隊指揮所依托體系支撐,提升一體化聯合防空能力,有效抗擊來襲目標。(王健 楊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