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山麓,黃河古渡練兵忙。初春時節,第83集團軍某旅一場融合訓練火熱展開。
“前方發現‘敵’空襲,現命令你分隊開啟煙霧遮障,協助舟橋分隊架設浮橋?!苯拥街噶詈?,筑城偽裝分隊根據實戰要求準確及時釋放煙霧,為浮橋架設提供有力保障。
看著訓練場上各專業協同越來越密切,該旅作訓科余科長記起一樁往事:旅隊改革調整當年,一次對抗訓練中,各專業分隊配合不夠默契。炊事協同保障行動,由于舟橋兵炊事員不熟悉防化專業特點,在熱食派送時造成食物染毒;浮橋架設煙霧遮障行動,筑城偽裝分隊因不熟悉舟橋專業特點,導致煙霧量釋放過大,影響了舟橋作業……
憶及過去,余科長深有感觸地說,那一次訓練失利,讓全旅官兵深刻認識到,改革為部隊戰斗力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但要釋放改革效能,必須轉變思維理念、加快訓練轉型升級,打通各專業融合鏈路,實現“1+1>2”的效果。為此,他們改變以往各兵種單線指揮、單一培養、單獨訓練等傳統組訓模式,打破兵種專業壁壘,實現多兵種多專業聯動聯訓,攥指成拳鍛造合成精兵。
近年來,該旅集中組織機關、基層干部骨干進行訓練攻關,開設聯合保障大講堂、開展專攻精練集訓,從各作戰要素、單元的聯合抓起,提高部隊合成度。與此同時,他們創新提出模塊化訓練方法,強化作戰效能發揮、指揮鏈路貫通、作戰體系融入,常態組織專業模塊精訓和跨區協同聯訓。
新年度軍事訓練展開以來,該旅專門組織一專多能訓練,干部骨干參加多兵種、跨專業學習培訓,越來越多的官兵在發掘潛能、超越自我中成為戰場“多面手”,部隊的合成意識、合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張曉昆 張科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