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當局制訂新規(guī),西海岸沿海出沒的大白鯊無論是否有殺人記錄,只要對人構成威脅,都將捕殺。
大白鯊在澳大利亞是受保護動物。按先前規(guī)定,只能捕殺攻擊過人類的大白鯊。然而,澳大利亞去年發(fā)生5起鯊魚襲人致死事件,促使當局決定改變策略。
西澳大利亞州政府漁業(yè)部長諾曼·穆爾27日在記者會上說,這一舉措能夠讓當局在鯊魚接近海灘游客主動出擊,而不是等鯊魚襲人后再捕殺。
州長科林·巴特尼說,過去100年,西澳洲只有12次鯊魚襲人致死記錄,而過去一年就發(fā)生5起。“我們一直認為,人的生命安全比鯊魚重要,”他說,“它們畢竟是魚,讓我們正確認識這一點。”
當局制訂一項計劃,將投資685萬澳元(約合712萬美元),減輕鯊魚危害,包括追蹤、抓捕和殺死鯊魚的程序。
這些投資中,200萬澳元(207.8萬美元)用于搜索和捕殺鯊魚,200萬澳元用于標記和追蹤鯊魚,200萬澳元用于鯊魚研究,其余資金用于為救生員購買摩托艇,研究和試驗鯊魚防護網以及智能手機鯊魚警報應用程序。
澳大利亞周邊海域生活著超過100種鯊魚,其中大多數(shù)不具有攻擊性。大白鯊、虎鯊和牛鯊被認為對人類威脅最大,但活動區(qū)域通常遠離人多的海灘。(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