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核,人們就會想起曾在日本廣島上空升起的巨大蘑菇云。科學家們在20世紀初發現,每克核物質所包含的能量,如果全部釋放出來,能使100 萬匹馬力的機器工作30 小時。不久,科學家進一步發現自然界中的鈾原子核吸收慢中子時會發生裂變,同時以輻射的形式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果許多鈾原子一起急驟裂變就能造成威力無比的原子彈。由于歷史的原因,核能首先運用在軍事上,并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是如今,核能已作為一種安全、清潔、經濟的新能源而為人類服務了。
核電站
威力無比的核能為人類造福,一般通過用核能發電的形式。核電站也稱原子能發電站,它與火力發電石一樣都有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等設備。所不同的是核電站燒的不是煤、石油或天然氣,而是核原料—金屬鈾。金屬鈾裂變產生很高的能量,把反應堆內的水加熱到高溫,并轉化為高溫高壓的水蒸氣,蒸氣機帶動汽輪機,并使發電機轉動發電。
核能發電的原理
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它是由中子和質子構成的。原子核發生分裂,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稱為裂變。裂變反應中有大量高速中子流和巨大的能量釋放出來。核電站的反應堆通常采用核裂變反應。反應堆中的核裂變反應一直受到一個減速劑系統的控制,它對釋放的能量可進行控制和引出,使之轉化成有用的核能。人類利用核能來生產大量的電以滿足社會需要。
核電環保
核電站非常安全可靠,對環境的污染也是微乎其微,而火力發電的廢渣、廢氣則會嚴重污染環境。核電的費用也大大低于火力發電的費用,一座100萬千瓦的核電站,一年僅消耗1500 千克鈾235。核燃料一次裝入就可連續發電幾百天。地球上的核燃料儲量相當豐富,據估計它們可以讓人類足夠使用2 萬年,所以核能將會成為未來人類的主要能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