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與自然人相關的創新。根據健康狀況,可以分為健康人和非健康人兩類。首先,與健康人相關的創新,一般而言,科技可以拓展人的能力,改變人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滿足甚至創造新的合理需求。例如:信息轉換器的發明,實現人腦與電腦之間的直接信息轉換,人腦可以直接“知識充電”;高仿真的兩性智能人的發明,將把人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
其次,與非健康人相關的創新。例如,安全高效、無損傷和無痛苦的身體檢測和治療技術;重大疾病的診療技術,包括腫瘤、心血管和神經疾病等;重大傳染病的預防技術;人體主要器官和組織的移植技術,人體組織、器官和肢體的再生技術等。
第二種,與網絡人相關的創新。網絡人,是指將來生活在網絡空間的虛擬人或數字人。他是自然人的一個“網絡鏡像”,相對獨立地生存在“虛擬世界”里。網絡存在一天,他就存在一天;除非人為“刪除”。這是未來人類個體生存的一種形式。當自然人體離開了世界,如果沒被刪除,自然人體的“網絡鏡像”還會存在,會繼續生活,這是一種“網絡化永生”。
第三種,與仿生人相關的創新。仿生人,是指具有自然人體的外觀形體、肌體特性、性別功能和“人格信息”的高仿真智能人。仿生人的肌體采用高性能仿生材料做成,具有人類肌體的部分特征,他的身體功能可以參照真人設計,具有性功能和多種其他動物學功能,他的大腦已經接受自然人體的全部“社會學信息”和“獨立人格”,具有一定的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
在很大程度上,仿生人擁有和自然人的本體一樣的體形和性格特征,言談舉止都與本體極其相像。屆時,仿生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再是通常意義的機器人。他是和本體分離的、獨立存在的、獨立思考的“人”,是本體生命持續延續的一種表現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仿生物質體可以無限轉換,仿生信息體可以無限傳遞。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就可以獲得“永生”。這種永生不是虛擬空間的永生,而是真正存在于現實世界之中。當自然人的本體化為塵土,自然人本體的“仿真體”還可以延續下去。
第四種,與再生人相關的創新。再生人,指具有自然人的全部生物學信息、社會學信息和人格特征的“復制人”。再生人的身體來源于自然人體的體細胞培養,具有自然人的全部遺傳信息,他的知識和人格來源于自然人體的“人格信息包”,具有自然人的全部或絕大部分社會學信息和人格特征,他看起來是自然人的一個“復制體”或“新生體”。在某個時候,自然人選擇采用“人體再生”技術培養一個“復制體”,在恰當時候把自然人的“人格信息包”的信息轉移到“復制體”的大腦中,于是,“新生體”就像是自然人獲得的“第二次生命”。當自然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再生人的“新生體”會繼續生存;一代又一代傳遞,下代繼承上代的知識,并繼續前進。
健康長壽是人類的一個夢想。依據現有科技,這種夢想是很難完全實現的。生老病死是生命的一種本質特征,自然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但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將提供三種形式的“人體永生”,包括網絡人的“網絡化永生”、仿生人的“仿真性永生”和再生人的“復制性永生”。迄今為止,依靠科技實現人類夢想的例子已有不少,例如,人類乘坐飛機可以飛上藍天,乘坐飛船可以登上月球等。將來,依靠新科技實現某種意義的“人體永生”將是一個新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