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市場近期發布的2011年度的財報,20家上市的白色家電中大部分公司業績增速普遍低于2010年度,業內對家電業未來發展形成各種觀點:“拐點說”、“寒冬論”、“后政策驅動時代”等。
2012年,中國家電業面臨著比往年更為復雜的國內外市場局面。在外,歐美債務危機陰云未散,貿易保護主義造成家電出口受阻;在內,國內經濟增長緩慢回落,房地產調控政策仍未放松,各項刺激內需的政策如“家電下鄉”“以舊換新”陸續到期,致使家電市場需求量降低。
然而對此形勢,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步正發則認為,“我國家電仍處在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他分析,盡管今年經濟形勢復雜嚴峻,但人們對家電產品都呈現多樣化的需求,仍是家電行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國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宏觀調控建設為家電發展創造改善了建設條件,我國家電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具有一定優勢,實現進口出口的良性互動,提高走出去的水平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事實上,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2011年全行業工業總產值超過1.1萬億,比2010年增長17%,出口42億美元,產量、銷量,出口均創歷史新高。可見,即使是處于這種復雜環境之下,中國家電業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至于增速放緩,美的制冷家電集團總裁助理王金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經歷了前幾年高速運行和發展后的必然結果,也是經濟周期運行的正常調整”。
伊萊克斯小家電事業部總經理陳茜梅也對行業形勢持積極態度,她說:不是那么快速增長的時期,大家能夠花多一點時間來練好內功,從產品、品牌到渠道的管理,我覺得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產業亟須升級突圍
在2012年復雜的產業格局下,如何化“危”為“機”,成為家電行業亟須討論的議題。在“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提高產品競爭力,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是走出家電行業低谷的新出路,也是未來長久的時間里,中國家電產業應該走的康莊大道。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中國已經為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基地,但在全球產業鏈中仍處于中低端地位。數據顯示,我國家用電動洗衣機的產銷量近30年來增長了數千倍,但其中,低端產品與高端產品的比例大約為7:3,低端產品仍占主導地位。我國傳統的“低端制造、低成本競爭、低價格出貨的模式”仍待改變。
“盡管我們可以以最低的價格銷售一些劣質的產品取得市場份額,但是我們不可能生存長久,因為會有其他人以更低的價格生產更次的產品。”在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上,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崔度哲以三星在美國市場的經驗建議中國,要依靠優質、高附加值的產品,來實現發展模式的轉變。
在中國,幾年前,“高端家電”只是社會少數群體能夠享受到的奢侈品。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節能、環保等先進的消費理念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追捧,家電消費呈現多元化和個性化特征,高端消費品和服務需求發展迅猛,高端家電進入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的家中。
據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去年前11月,三門、多門、對開門等高端冰箱的零售額分別增長了26.5%、32.4%和13.4%,而單門、雙門冰箱的零售額則分別下降了2.9%和14.2%。LED背光、3D、智能液晶電視,變頻空調,滾筒、變頻、大容量洗衣機,多門、大容量冰箱等高端產品成為當前家電市場發展的強大動力,中國家電市場全面升級換代已經成為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