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邊的“健康殺手”
南京小學生毛毛上個學期評上了“三好學生”,父母給他買了個iPad作為獎勵。后來,父母發現他看電視的時候老是揉眼睛,帶到醫院一查,竟然有了100度近視。北京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夏群表示,孩子玩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眼睛不知不覺就湊上去,長時間近距離的注視,會誘發近視眼。另外,手機的字很小,平板電腦的畫面為了吸引人,往往做得閃爍不定,看得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視疲勞。“如今青少年近視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年齡越來越早,度數越來越深,都跟過早使用電子產品有關。”
除了傷害眼睛,最讓專家詬病的是電子產品的電磁輻射問題。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實驗病理學研究室主任彭瑞云告訴記者,凡是接收網絡信號的電器,都有電磁輻射,包括電腦、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機、電腦的輻射屬于電磁輻射的微波范疇,雖然輻射劑量很低,但長期放在身邊,有積累的效應。另外,相同的輻射量,對青少年的影響大于成年人,特別是對于腦、心血管、生殖系統的影響最大。專家呼吁,別讓電子產品毀了孩子一生的健康。
各方面專家為“電子產品控”的家長們提出了具體建議:
1.孩子在兩歲前盡量不要接觸任何電子產品,包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玩電腦、iPad每天不要超過30分鐘,最好分為兩次,上下午各15分鐘。
2.孩子18歲前,不要用手機。青少年的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而手機輻射對于腦、心血管、生殖系統這些重要器官的危害最大,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
3.如果孩子一定要用手機,最好只在打電話前開,打完就關掉。開著的手機不要裝在衣服兜里。手機在收發信號時輻射最強,因此撥號中和剛剛接通的時候,應讓手機遠離頭部。不要購買輻射性強的“山寨”產品。
4.家長要學會利用電子產品,激發孩子思考問題。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使用電子產品,比如陪寶寶認字、聽各種樂器彈奏出的聲音、和孩子一起畫畫等,不要下載太多的游戲,只保留1—2個益智類游戲即可。
5.多帶孩子出去玩。家長帶孩子出去玩,一方面能培養親子關系,另一方面也能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增加小朋友之間的交流。千萬不要讓電子產品把孩子變成孤僻的“電子娃娃”。(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