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興起是近年來信息產業、互聯網領域的熱點話題,關于“什么是云計算”的設問已經討論許久,雖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統一定義,但各方對于“云計算”的基本構架和理想化模型都心中有數,與此同時,伴隨著一些云技術的實踐和一批應用的推出,公眾對“云”這一概念的理解也更加直觀和深入。
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林潤華對記者表示,在2009年首屆中國云計算大會舉辦時,與會專家和業內人士還在討論“到底什么是云計算”,當時,對于云計算的認識仍停留在概念研討階段。
2010年,業內開始關注云計算的發展將對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產生怎樣的影響。
2011年,在第三屆云計算大會上,光明網科技頻道曾對中軟研究院云計算實驗室主任馮宇彥進行專訪,他當時就表示,“云計算應用才是硬道理”,雖然云計算的發展是首先從技術角度推動的,但云計算更多的趨勢體現在應用程度上,只有形成穩定的、實用的產品,并在市場上進行銷售,才算是真正實現了云計算的產業化,即實現了云計算的價值。
現在看來,馮宇彥的推斷很有前瞻性,2012年的中國云計算大會將以“示范引領、創新實踐”為主題,而突出應用則是今年最大的亮點。林潤華表示,成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示范能夠更好的推動云計算在各行各業落地生根;另一方面,通過鮮活的云計算應用案例的展示,公眾將直觀感受和體驗云計算的魅力。
從概念研討到應用實踐,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從技術推動到應用示范的轉變,也標志著云計算邁出了產業化的堅實步伐。
對于云計算是否存在炒作和過熱的問題,同樣備受關注。有一些觀點認為,中國的云計算產業存在“云躍進”的現象,特別是地方政府對云計算青睞有加,一些以“云”為核心的計劃、產業基地以及計算中心等紛紛上馬,包括原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對越燒越熱的云計算發展也提出了批評。
事實上,云計算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存在過熱是不爭的事實,很多地方連云計算的概念都沒搞清楚,就倉促上馬云項目,不進行必要的論證就大規模投資。如同各地的高速公路或高速鐵路建設一樣,建設本身順應了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潮流,并且是一種必要的“超前投資”,是一件好事,但建設的成本規模、資金周轉效率、資源配置等問題則是另一件事。
云計算作為IT產業的革命性技術,整理來講是進步的潮流,并且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云計算已經成為一個領域、一個產業、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之一,產業規模宏大、市場前景廣闊,特別是在與電子政務、醫療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移動互聯網以及智慧城市的結合上,云計算將充當基礎性的技術保障角色。(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