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開始把目光漂移到移動終端的時候,確切地說是手機之后,預示著什么?
傳統的手機制造商感到壓力,因為互聯網企業不按常理出牌。運營商偷著樂,來的都是客。越多越好!
其實互聯網企業的野心也各不相同,大家心中的小九九千差萬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不以硬件賺錢為目的,根植既有優勢,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獲得更多話語權是根本。
百度不是湊熱鬧
近日,市場又有幾則消息涉及到互聯網企業進入手機市場。其一是周鴻祎的360,其二是百度的千元智能手機。二者演繹著不一樣的訴求。
周鴻祎為自己的安全造勢。有棗沒棗打三竿看看反應。這是其一貫風格。
百度進入手機市場,顯然不是湊熱鬧,而是布局。市場傳聞,百度和長虹,百度和富士康將合作推出便宜智能手機,為聯通采購的合約機。去年,百度與戴爾合作,推出定位高端的D43,如今視野下放,瞄準了更廣闊的大眾市場。
據悉,百度千元智能云手機采用3.5吋屏幕,采用富士康一體成型的領先工藝,按鍵板區域包含返回、主頁、菜單和搜索這四個重點功能鍵。價格為千元以下,手機擁有多個彩色系列。
百度不是湊熱鬧是因為這是其一直在布局的市場,和戴爾的合作算是小試牛刀。其中內置了百度自有的服務,包括搜索、地圖、音樂等,此外,它還提供各種云服務,例如支持100GB的云存儲空間,支持用戶通過不同終端上傳文件。
投石問路之后,百度無疑希望在更大范圍內為自己的移動戰略造勢。這種布局也是為了迎合自身在移動市場的全局規劃,并體現出一個互聯網大鱷自身的優勢和平臺效應。
當然現在更多還是在問路,和其他的互聯網企業涉足手機市場一樣,百度也在尋找更合適的途徑和渠道。
百度的云陰謀乍現 透過百度的移動終端策略,我們可以看出的是,百度本意不在終端本身,這和小米等互聯網企業是不一樣的。包括騰訊、360、阿里等等都不一樣。
百度在構筑自己的移動云戰略布局,因為這個市場太龐大了,龐大到任何互聯網企業都不能忽視。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3.56億人,占總體網民的比例為69.3%。
IDC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是4.9億,當年PC出貨量是3.5億,智能手機出貨遠超PC。
Canalys的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機同比增長達到了102%,而美國同比增長率只有5%。
Gartner 預測,2012年中國智能機銷量將達1.4億部,與2011年7700萬部相比增長幾乎一倍。
龐大的數據流變化帶來的將是井噴式的發展前景。百度在傳統互聯網市場已經嘗到了流量帶來的益處,在移動互聯網市場要延續這種優勢和傳統,就必須充分布局自己的移動戰略。
這就是百度的陰謀,在移動終端市場繼續延續自己的優勢需要引導和引領,而通過構筑自己的移動終端合作機制,形成一種鯰魚效應,將是百度希望看到的。
公開數據顯示,在移動搜索領域百度目前的市場份額或已超過50%,在第一季度的百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百度CEO李彥宏透露,百度正在通過積極投資來提升用戶的移動搜索體驗,并把百度預裝到手機中,使得百度搜索多數情況下是默認搜索,百度易操作平臺系統也正在開發中。
百度陰謀背后的陽謀
和移動終端商合作是百度的第一步。預裝更多的自己產品是潛移默化的一種根植,是一種滲透。百度的陽謀就是把自己的服務嵌入進去,爭奪移動互聯網的入口。除了給百度自身帶來好處之外,對于第三方開發者也是一大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