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攪局京東店慶日的不止一家,當當、蘇寧易購等電商也紛紛采取了“搭便車”的策略,推出各自的“6·18”活動計劃。
急立法 業內憂心黑仗無勝手
“目前的價格戰和比價工具無疑可以幫助消費者買到更加便宜的商品,但是長期來看,只有各家電商全面完善自己的市場機制,讓消費者不但可以買到稱心的商品,還能買個踏實,才是各電商之間競爭的關鍵,也才是消費者的福音。”陳壽送說。
目前,在這方面,國內尚未出臺一部全面的電子商務監管法律法規。而昨天傳來的一個好消息是,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發起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已被列入國務院“二類立法”計劃。業界普遍關注的網店是否征稅和網絡促銷規范成為立法焦點。這意味著,長期影響國內電商行業的種種亂象即將得到解決。
本次立法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網絡經營者主體的準入與界定、網絡經營者是否繳稅、虛擬商品交易規范、跨境網絡交易監管、平臺經營者監管、網絡促銷規范、網絡消費糾紛管轄權等方面。其中,“網絡經營者是否繳稅”和“網絡促銷規范”最受行業內企業關注。
陳壽送認為,《條例》出臺后,很可能會對當下愈演愈烈的電商價格戰造成的惡性競爭行為有所遏制,使得行業中的多數經營者得以健康發展。另外,《條例》還可能會對金融商品的線上交易產生積極影響。(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