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和國際地球時間局根據地球自轉變化的情況宣布:全世界在英國格林尼治時間2012年6月30日23:59:59將增加一秒,記為23:59:60,然后才是第二天的00:00:00。相對于北京時間,也就是7月1日7:59增加一秒,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然后才是8:00:00。這是進入2000年以來,第三次出現“閏一秒”現象。
閏秒會導致一分鐘61秒的現象。“第61秒是我們人為加上去的,屆時,我們的原子鐘上會顯示‘7:59:60’這個在平常看來不可思議的時間。”國家授時中心時頻基準實驗室主任董紹武說,全世界的原子鐘都會出現“×:×:60”的奇特時間。
據介紹,國家授時中心時頻基準實驗室早已準備就緒,在北京時間今天7:59:59和全球同步進行閏秒調整,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不過,董紹武說,這多出來的1秒,并不用大家動手去調。“手機時間來自通信基站,自動調整。一般手表需要對照電視臺、電臺手調,電波表可自動調整。大部分電腦,需要手動調時,如果電腦安裝了一個校時軟件,就可自動校準了。”
“因為地球自轉不規則,閏秒的出現很平常。”據介紹,從1972年至今,一共出現了24個閏秒。
閏秒沒有規律可循,從1998年起,連續7年沒有出現閏秒。那一段時間,有人推測,地球自轉一直加快,可能要出現“負閏秒”了。但是,這個“負閏秒”最終沒有出現。2006年元旦前,人們迎來了又一次閏秒;2009年元旦前又出現了一次閏秒。“這次和上次閏秒相比,相隔了3年多,也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的第三次閏秒。”董紹武說。
下一個閏秒會是什么時候?專家表示,并沒有規律可循,不好說,但如果不增加閏秒,或許七八千年后,下午兩點太陽才當空照了,將會對地球上的人們的作息產生影響。
地球自轉變慢
“這都是地球自轉越來越慢的結果。”董紹武介紹,這么多年來,全世界還沒有出現過負閏秒的現象,也就是說,地球的自轉從來沒有越來越快的現象,反而是越來越蹣跚,讓我們擁有的時間越來越長。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說,地球變慢和多種因素有關,其中科學家們認為關系最大的是來自潮汐的摩擦力。因為地球要帶動液體、氣體的轉動需要耗費能量;而且,太陽、月亮對地球也會產生作用。“地球走得越來越慢。或許,走著走著就走不動了。”專家說,這一問題,科學家們仍在研究。
閏秒影響甚大
對于那些需要使用精密時間的部門來說,1秒的誤差影響是很大的。在電力部門,電網故障的維修、電網與電網之間的并網,都需要使用精密時間,如果出了1秒鐘的誤差,后果很可能是整個電網的停電甚至崩潰。比如在網絡通信上,如果出現1秒的誤差,全世界那么多臺電腦會一下子都亂了套。
最可怕的是在航天領域里。董紹武說,“飛船1秒鐘就要飛將近8公里的路程,要是差了這1秒,誤差可就大了:飛船軌道可能偏移,飛船著陸地點可能差上十萬八千里,更糟糕的是飛船的安全會受到巨大的威脅。”(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