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并非好事。浙江省疾控中心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浙江省成年居民中,中心性肥胖者眾多,已形成數量巨大的慢性病后備軍。
浙江省疾控中心日前發布的《2011年業務技術報告藍皮書》顯示,浙江省18歲以上成年居民中,有37.18%的人患有中心性肥胖,據此測算,全省中心性肥胖人數已高達1679萬人。
這一結論是在對全省15個縣7222戶家庭的17437名成年人進行包括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和血糖、血脂檢測后得出的。
與歐美國家的人種相比,包括中國在內亞洲人的肥胖多表現在腰腹部肥胖,而非整體性肥胖。這一大堆纏繞在腰腹間的肥胖脂肪,堆積在皮下和內臟,會造成一連串新陳代謝障礙,導致血壓、三酸甘油脂以及血糖值升高,久而久之,會引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肥胖人群被看作是慢性病患者的后備軍。
“能量攝入過多或能量消耗過少,都會導致肥胖。”浙江省疾控中心慢性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張新衛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數量正在向低齡人群蔓延。省疾控中心慢性病預防控制所的調查顯示,浙江全省18歲以上居民超重率為27.07%,在18歲至44歲人群中超重者所占的比例已高達23.01%;中心性肥胖率為37.18%,在18歲至44歲人群中所占比例高達29.88%。
而《藍皮書》中省疾控中心營養衛生所同步開展的另一項“浙江省中小學生健康狀況調查監測”顯示,浙江中小學生的肥胖率已達到10.40%,比2007年上升1.6個百分點。這份調查為期5年,共涉及中小學生19.74萬人。
專家呼吁,盡快改變蛋白質和糖類攝入過多、維生素攝入不足,飲食油膩、過量和不規律,體育鍛煉缺乏等現狀。只有合理膳食和合理運動,才能有效控制體重,防止中心性肥胖,并有效控制慢性病的發生。(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