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深潛號”上的潛水生活艙里調試設備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中國首艘300米飽和潛水母船“深潛號”正式交付使用,標志著中國海上大深度潛水、搶險救援打撈能力得以顯著提升,也使中國深水工程作業能力向世界先進水平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據了解,“深潛號”日前在山東青島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竣工交付給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是目前亞洲領先、世界一流的深潛水專業船舶。這艘船總長125.7米,型寬25米,型深10.6米,滿載排水量為15864噸,配有現代化的直升機起降平臺,可航行作業于無限航區,能在復雜海況下不用錨泊自動將船定位在指定水面,其定位精度達到30厘米。此外,140噸主動式海浪升沉補償吊機,進一步保障了潛水打撈作業的安全和效率。
據介紹,“深潛號”的最大亮點是配置了一套300米飽和潛水系統,最大工作深度可達水下300米,集生活艙、過渡艙、逃生艙、潛水鐘、生命保障系統于一身。擁有12人居住艙,3人潛水鐘可供3名潛水員同時進行潛水作業。本套系統獲英國勞氏證書,完全符合國際海洋工程承包商協會國際潛水最高標準的要求。它是目前中國工作深度最深,容納潛水員人數最多,設計理念和配置最為先進的一套飽和潛水系統,在世界上屬于先進水平。
同時,它還配置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無人遙控潛水器(ROV),最大水下作業深度可達到3000米,最大功率達到150馬力,作業范圍可覆蓋我國70%水域,是國內唯一一艘支持300米飽和潛水作業系統的深潛水打撈船舶。
氦氧飽和潛水與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都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長期以來,飽和潛水技術被少數西方發達國家壟斷。我國雖然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飽和潛水技術研究,但由于設備、技術等原因,長期以來,飽和潛水一直停留在模擬試驗階段,未能實現應用于工程作業的突破。(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