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大學與豐田通信系統公司的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能在短時間內預測腦動脈瘤是否會破裂的模擬分析程序,可比現有方法更快地作出預測。
腦動脈瘤是因腦動脈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內壓力增高,腦動脈管壁逐漸變薄并異常膨出而產生。數據顯示,平均有2%至3%的日本人會患上這一疾病,患病后又有約2%會破裂。因此,早期預測腦動脈瘤破裂風險在治療上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研究小組利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和計算機斷層掃描的圖像,得到患者腦血管的立體模型,然后用豐田通信系統公司開發的評估汽車振動和噪音的程序,計算出流入腦動脈瘤血液的流速、血壓等數據,就能快速推測腦動脈瘤是否存在破裂風險。新方法最大優點是計算時間大幅縮短。
領導這一研究的東京大學教授大島麻里說,今后的課題是提高這項預測技術的可靠度,最理想的情況是將計算時間縮短到2至3個小時,“期待5年后達到實用化,對動脈瘤的破裂做到防患于未然。”(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