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城市與鄉村之間,清明時節采茶,冬春季節挖筍,秋天收獲板栗,平時撿撿雞蛋。雞犬之聲相聞,山間美食相伴,享不盡的田園風光。”這不是首散文游記,而是網易前幾天剛剛對內發布的一則郵件內容,目的是為網易農業事業部招聘“田園管家”。
當下,“跨界”在IT行業越發常見。360、盛大、阿里涌入手機行業,聯想集團踏入家電領域,網易、京東等走起“上山下鄉”的現代化農業......企業“跨界”難免被扣上“不務正業”的帽子,但在這背后到底是“如虎添翼”,還是“畫蛇添足”?
IT大佬玩轉“農家樂”:丁磊養豬 聯想務農
幾年前,一款名為“開心農場”的游戲風靡一時,“種菜”、“偷菜”成為網民閑暇之時的一大愛好。就在人們在虛擬世界里享受“田園生活”之際,IT業的眾多大佬掄起“鋤頭”,真地揮向了現實世界中的農業領域。
如今提起丁磊,首先想到的已不再是他一手創辦的網易,而是他的“豬肉”。在丁磊的“號召”下,劉強東種大米、李治國養雞、聯想轉戰去“務農”......一個個明星級的企業家正滿懷熱情投向現在農業的新戰場。
此外,淘寶網生態農業頻道已要在近期上線。該頻道將與入駐農場合作,面向網絡用戶推出農場體驗項目,并在交易環節給用戶提供C2C渠道。
“敲鍵盤的,未必能將豬養好。”。面對質疑,丁磊坦言行業不分貴賤,做互聯網也不要把自己標榜得多么高尚,如果一件事情可以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那就有理由去做。丁磊呼吁,“希望更多的人到農業生產中來,讓中國13億人,在食品方面既能享受到安全,也能享受到高品質的食品。”
IT商業新聞網在采訪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梅紹祖教授時,他認為目前的四大門戶發展得勢均力敵,網易也難再有突破。而此時,丁磊跳出了互聯網的圈子養豬。這項事業是既與社會民生密切相關,又是丁磊的理想,而且從事農業盈利的安全系數較高。不過,梅教授也直言,丁磊跨界做農業,懷揣著滿腔熱血,意氣風發地進駐。然而,做農業并不是憑借理想和豪言的。農業雖然門檻較低,但是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跨界做農業,因從事的行業不同,文化業迥異,所以要從新組建新的團隊,必然也會分散其精力。
中國經濟周刊采訪到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宋杰凝,他認為當前農業政策利于資本進入農業,處于高速發展期的農業有利于企業獲得較高的回報率。為規避風險,他建議大佬們在三方面加強:確保足夠充裕的資金,對投資農業項目進行投資收益可行性分析,以及建立相應的市場退出機制和應急措施。
互聯網大佬激戰手機市場:周鴻祎稱“大勢所趨”
小米手機的市場銷量直線攀升,令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眼紅”手機市場這塊大“蛋糕”,阿里云、360、盛大等手機更是拉開架勢,誓與“小米”一比高。
360手機主推安全概念、阿里手機則主打網購優勢、百度千元云推云平臺理念……但這在李開復看來,或許并不對消費者的胃口。“不以用戶需求為使命,而為嵌入自己服務為目標,無法得到用戶口碑。”他還斷言稱,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做手機會失敗。
而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也同意李開復的觀點,稱“這有點像當年剛發手機牌照時的手機行業,泡沫太大,整個行業非常浮躁,但最終剩下的沒有幾家”。他解釋道,這個現象的背景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全球有40億~50億移動用戶,遠超過PC用戶,所以互聯網企業也前仆后繼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