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電商們省掉了巨額的廣告投入,通過微博玩起低成本營銷。一批批期盼買到便宜家電的消費者失望而歸。就像網上的評論:比或不比,漲漲跌跌就在那里,搶或不搶,缺貨早就在那里。業內人士直指京東約戰蘇寧、國美的目的,就是一個營銷騙局,借機清理庫存。
從表面上看,電商價格戰的結果是讓商品的價格下降了,對消費者而言,產品質量不變的前提下價格下降,當然是好事,消費者似乎是直接受益者。但是,如果電商之間的價格戰超出了法律的允許范圍,消費者就有可能從受益者變成受害者。
對此,中國網絡法律網首席法律顧問趙占領指出,先提價后降價的做法是一種虛假優惠折價,屬于價格欺詐的一種表現,這種行為是違反法律的。(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