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龍街鄉五福村農民在收獲超級稻“楚粳28號”。
農業部驗收專家組10日宣布,云南超級稻“楚粳28號”實地測產百畝平均畝產達956.9公斤。這一數據再次延續了高產紀錄。
9月10日,農業部驗收專家組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龍街鄉五福村進行超級稻“楚粳28號”百畝方現場測產。專家組隨機抽取3塊田,采取人工收割方式進行了現場實收測產。隨后,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宣布:云南省楚雄州超級稻“楚粳28號”百畝方現場實收測產平均畝產956.9公斤。
“楚粳28號”是楚雄州農科所李開斌研究員和他的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研究選育而成的超級稻新品種。該品種屬中粳中熟種,全生育期170天左右,穗粒數120~140粒,結實率85%~90%,千粒重23~24克。品種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評價為抗性強,大田生產也充分表現抗稻瘟病,已連續4年創下高產紀錄。
云南省農業廳副廳長孫海清介紹,2009年,“楚粳28號”百畝方驗收平均畝產988.77公斤,創粳稻百畝平均畝產世界紀錄;2010年,百畝方驗收平均畝產1002.11公斤,再次刷新了該品種此前的世界紀錄;2011年,在連續3年干旱的氣候環境中,百畝驗收平均畝產依然達到977.07公斤。
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楚粳28號”的糙米率、精米率、堊白率、透明度、膠稠度、蛋白質含量等10余項指標進行綜合測試后得出結論:米質分析達國標優質米一級標準。該品種的育成,成功克服了水稻育種中高產與優質難于結合的重大技術難題。
“該品種不僅產量高、品質好,而且具有廣泛適應性,在云南省1500米至1940米海拔范圍內都可以種植,省外類似稻區也可推廣。”孫海清介紹,近年來“楚粳28號”品種在我國南方中海拔地區迅速推廣,云南累計種植面積近600萬畝。與云南原主栽品種相比,“楚粳28號”畝增72.74千克,增長11.31%,累計增產稻谷4.07億千克,農民增收8.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