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宜人的秋季,讓那些原本因為酷暑而疏于運動的人們又有了運動的興致。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在戶外運動的時間也有所增加。然而要注意的是,季節的更替會讓人的生理機能發生變化,比如會出現秋乏、秋燥等現象,還容易發生運動損傷。如何養生健身,秋季鍛煉也有學問。
秋天適宜登高慢跑
秋季是鍛煉身體的黃金季節,其中登高與慢跑是最適宜秋天的健身運動。
登高,一般就是指爬山運動。作為一種體育鍛煉,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氣候要素的變化對人體生理機能還有些特殊的益處。登山時,隨著高度在一定范圍內的上升,大氣中的氫離子和被稱作“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加之氣壓降低,能促進人的生理功能發生一系列變化,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
慢跑也是一項很理想的秋季運動項目,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減肥健美。
秋天鍛煉調心養肺
秋高氣爽,氣溫適宜,秋季可謂鍛煉的好時節。秋天經常參加健身活動,不僅可以調心養肺,提高內臟器官的功能,而且還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秋季晝夜溫差變化比較大,運動能給身體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于緊張狀態,有助于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從而更容易適應進入冬季后的氣候變化。
從潮濕悶熱的夏季進入秋天,氣候一下子干燥起來,人體內容易存積一些燥熱,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癥狀,再加上運動時的水分喪失,會加重人體缺乏水分的反應。所以,運動時一定要注意補水。運動后多吃甘蔗、梨、蘋果、乳類、芝麻、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腫痛。如運動時出汗過多,可在開水中加少量食鹽,以維持體內酸堿平衡,防止肌肉痙攣,補水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此外,如進行長跑鍛煉,還要飲用適量的糖水,以防低血糖,出現頭暈、出虛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應。
秋天運動要適量
從夏天的不愛動到秋天的動起來,這其中還需把握好度,并非運動越多就越好。從中醫理論講,秋天是人體精氣處于收斂內養的階段,所以運動量不宜過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過多造成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如慢跑、散步、登山、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等,適時有度地進行。這樣既不會因出汗多而損耗元氣,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體素質。
秋天氣溫下降,肌體在這種環境下會引起血管收縮,關節活動能力減弱,極易造成肌肉、關節、韌帶的損傷。專家提醒,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時間長短和內容可以因人而異,一般應該做到身體微微有些發熱比較好。運動的幅度、強度都要適當,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
另外,秋季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會明顯提高,本身有高血壓的病人在秋季的血壓往往要較夏季增高20毫米汞柱,很容易造成冠狀動脈循環的障礙。所以晨練前最好喝杯白開水,以沖淡血液。運動時更要選擇舒緩的項目,以免發生意外。(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