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越秀、海珠、番禺為第一批“智慧社區”試點單位
昨日,廣州市鼓勵發展低碳及智慧城市相關政策解讀和項目發布會在第三屆中國廣州國際低碳環保產品和技術展覽會上舉行,來自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水務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貿易委員會和政府金融辦公室等五個部門聯合就廣州市發展低碳經濟、建設智慧城市進行相關政策解讀和項目發布。天河、越秀、海珠、番禺為第一批 “智慧社區”試點單位、廣州將建深層隧道系統以及今年發布的廣州“數字教育城”等重要信息在會上正式發布。
信息化發展指數全球中高水平
廣州市智慧城市建設的具體目標有六個方面:建成一批戰略性信息基礎設施、建成一批智能化管理和服務系統、發展壯大一批智能型主導產業、突破一批新一代信息技術、健全智慧城市發展保障體系和全面提升市民的技術應用水平。據記者了解到,廣州市信息化綜合發展指數達0.946,跨入全球中高水平城市行列。
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吳奇澤表示,廣州市正在推進一批智慧廣州重點示范項目,其中就有開展智慧社區試點確定了越秀、天河、海珠、番禺為第一批廣州市“智慧社區”試點單位。
“數字教育城”年底正式發布
據了解,越秀區十大“智慧工程”已完成了項目需求調研,資金落實,選址、方案編制等工作,進入了項目實施階段;天河區華新智慧社區試點實體服務站正進行調試與試運行;海珠區已完成智慧社區試點現狀和需求調研;番禺“智慧社區”電子巡更項目已投入試運行。
在智慧教育方面,建設廣州“數字教育城”,構建一網、一平臺、兩庫、四中心即廣州市教育科研網、數字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基礎數據庫和教育教學應用資源庫及教師學習發展中心、學生學習發展中心、教育電子政務中心和社區學習交流中心,到今年底將正式發布。完成天河智慧城、中新廣州知識城智慧城市示范區、南沙智慧島等建設規劃。
深層隧道
深50米
前段時間,國內各大城市接連遭遇暴雨水浸之害。昨日,記者從廣州市政協十二屆三次常委會上了解到,廣州擬建深層隧道,區域為老城區,綜合解決老城區內澇、截污不徹底、初雨污染等問題。
對此,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吳學偉表示:“我們馬上準備建設一條圍繞全城的深層隧道系統,全長120公里,下水道的深度達到50米。”
據記者了解,實施珠江堤岸防洪達標建設可以抵御200年一遇洪澇,實施市內河涌防洪達標建設則可以抵御20年一遇洪澇,那么廣州市的下水道系統呢?吳學偉直言:“現在只有1年左右,而我們完成深層管網系統后可以提高到5~10年的水平。”
深層隧道是一條埋在地下深處的排水隧道。深層隧道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巴黎、倫敦、芝加哥、香港等眾多世界先進城市。(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