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內生存,有錢很重要,但是有“Style”更加重要,因為有了“Style”才會讓網友認知和認可。
一曲《江南Style》可謂紅透半邊天,筆者后知后覺地去找原視頻希望update一番,尋遍國內各大視頻網站,最終出自“Style”的決定而選擇了土豆網,除了因為嘗鮮土豆網的改版體驗外,這個在優酷、土豆合并后一度被優酷風頭蓋過的土豆網,改版后要走的“Style”路線無疑是吸引筆者的最大原因,其實不光是在線視頻網站,每家互聯網企業都應該找到自己的“Style”。
在優酷和土豆合并后,對于土豆網本身的定位和發展似乎有較少人關注了。按照筆者的理解,土豆網回歸原本的“Style”基因應該是最明智的選擇。而最近土豆網的改版也正是向著這個方向去做,“強化個性、創意等品牌特質,將其品牌定位明確為‘時尚、青春、個性;不甘平凡’”的改版方向,從表面上看是土豆回歸其“原味”,進一步強調與優酷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其實深層次來看應該是順應深度競爭態勢的必然之舉。
品牌形象的調整、頁面或頻道的改版成為各個網站重新梳理品牌定位、增強目標人群黏度的手段和策略,在在線視頻領域,搜狐視頻、愛奇藝、樂視等,年內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品牌形象調整或改版,而在門戶網站方面,騰訊網、網易也都根據不同的“Style”進行了改版,而這些針對性的改進,一方面是配合新戰略或者新產品的推廣,更加重要的則是迎合用戶對“Style”的需求。
著名互聯網人士李開復曾經在評論自己如何權衡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時表示“自己到新浪微博談IT,如果要和年輕人、學生交流,就去騰訊微博。”這個回答似乎已經把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的“Style”很好地進行了詮釋。而正是兩者“Style”的差異,也直接導致了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在發展路上的“分道揚鑣”和行業地位。
曾經有網友調侃說道,在互聯網內生存,有錢很重要,但是有“Style”更加重要,因為有了“Style”才會讓網友認知和認可。還是以土豆網為例,如今從當年純粹的資本競爭回歸到現在追求“原味”,在擁有符合自己特色的“Style”后,土豆網方面終于可以自豪地喊出“以青春時尚的清晰定位從新生代愛奇藝、樂視網、搜狐視頻的沖擊中成功突圍”,足可見找到自己的“Style”對互聯網企業而言的重要性。
《江南Style》在大熱后,輿論一致在為其尋找理由,而大部分媒體認為其走紅“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其實互聯網和在線視頻網站的推波助瀾是必不可少的,這正是互聯網和在線視頻網站“Style”的體現。(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