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蝸牛般的網速,卻因小區寬帶遭壟斷,無法選擇運營商。廣州街坊對于這種情況可以選擇說不了。昨日,廣州市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關于進一步規范我市住宅小區、住宅建筑及商住樓光纖到戶建設的通知》,其中規定,開發商和小區不得對通信配套設施壟斷,用戶可以自主選擇運營商。
小區寬帶壟斷的窘境將被打破。
據廣東電信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廣州小區寬帶建設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小區或樓宇紅線以外的電信基礎資源是屬于幾家運營商共享共用,但紅線以內的入戶線則由房地產開發商投資,也就是俗稱的“最后一公里”,其主動權掌握在開發商或者物業公司手中。
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巡視員王其民介紹,開發商和小區物業對于居民小區通信配套設施建設準入的壟斷,一直是制約光纖到戶發展的主要瓶頸。伴隨《通知》的出臺,將打破廣州在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尚無相應管理規范的窘境。
“根據規范,光纖到戶不會低于10M/S。”王其民表示,《通知》對本市所有新建住宅小區、住宅建筑及商住樓的建設,都要求執行已發布實施的廣州市地方技術規范《光纖到戶(FTTH)建設規范》,已建小區、舊樓的光纖改造參照實施。(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