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已成為規模最大的網絡消費狂歡節。從11日凌晨開始,支付寶的系統就不斷經受交易洪峰的考驗,第一分鐘13.6萬筆,第三分鐘19.2萬筆……11日凌晨的第一個小時,支付寶完成的付款筆數已經達到598萬筆,同比去年增長254.66%。到下午1點38分,11·11購物狂歡節的支付寶交易額已經突破100億元。支付寶首席技術官李靜明表示,支付寶已能做到以業界最低成本,滿足最大網上支付交易量,可以處理日交易量高達億級。不過微博上還是有一些網友反映遇到了付款等待、延遲或銀行系統短時間內不可用的情況。
網購各個鏈條面臨考驗
今天開始的11·11活動中,網友“喵”表示下單容易、支付難。零點41分左右,由于流量巨大導致招行銀行系統擁堵無法登錄。當然電商支付體系難免其責。除了支付,物流歷來也是個詬病,爆倉、遲緩、損球等等問題多有發生。與其說是一場大促銷,還不如說是電商全產業鏈的集合測試。從支付到物流,從供應商到營銷,各個相關鏈條在11·11活動中面臨著各種考驗。
李靜明表示,整體來看,天貓、淘寶和支付寶的系統都頂住了交易洪峰的考驗,但由于消費者數量巨大,都出現了部分消費者排隊等待情況。就在11·11凌晨,一家銀行的網銀由于壓力導致系統一度出現宕機,用戶無法支付。此外,中國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因為使用人數過多而出現系統繁忙,需要進行疏導的情況。
網購行為改變零售格局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今日在接受采訪時說:“網購節將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信號,也就是新經濟、新的營銷模式對傳統營銷模式的大戰。”有專家表示,網購節的價值不在于創造了多少交易額、刷新了多少統計數據,最根本的價值是它在檢測各個環節的同時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變革。
著名管理咨詢公司博斯公司大中華區主席謝祖墀認為,目前中國消費者的網購行為已經根本改變了中國零售業的格局,并且不可逆轉,沒有回頭路可走了。根據個人的觀察,雖然網購市場占據的份額目前只有4.4%,但是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消費模式,它所能夠提供的優勢已經被消費者廣為接受,形成了與線下并行的兩種消費習慣,但物流配送體系是目前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之一。
麥肯錫全球董事陳有鋼表示,在流通業日益國際化的今天,如果中國可以建立世界領先的電子商務平臺,在最大程度地拉動內需消費的同時,還將為中國消費品走出中國,乃至品牌的全球化提供重要的支持。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