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北半球近1/4的面積由凍土覆蓋。凍土層中含有大量的CO2和甲烷氣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日前發布一份報告指出,如果凍土融化,將改變生態系統,并使全球氣溫顯著上升。
UNEP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期間,發布了一份題為《凍土變暖的政策影響》報告,重點論述凍土融化后釋放CO2和甲烷的潛在危險。
UNEP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表示,凍土是關系到地球未來的關鍵因素之一,它內部儲存著大量有機物質,如果解凍并釋放到大氣中,將加快地球變暖的速度。長期以來,凍土對氣候、生態系統和基礎設施的影響被忽略。這份報告旨在提醒氣候條約談判者、決策者和公眾正視凍土帶來的變暖影響。
報告作者之一,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凱文·謝弗表示,現有的凍土是在最后一個冰川時代形成的。西伯利亞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區的凍土厚度或達700米。凍土上有高達兩米厚的活性層,它每年夏天融化,冬天結凍,其下面則為永久性凍土。
謝弗說:“凍土層中的CO2含量是目前大氣層中的兩倍。未來,如有凍土層由于變暖而融化,其中存儲的大量有機物質便開始解凍和腐爛,將大量的CO2和甲烷氣體釋放到大氣中,加倍或加速由燃燒化石燃料帶來的氣候變暖。”
研究凍土變暖影響的科學是在過去幾年才剛剛開始進入主流,并作為一個新出現的問題。報告稱,氣候變化條約中的排放目標需要考慮凍土融化帶來的影響。最近的全球溫度預測模型沒有將凍土因素包括在內。因此,其預測值相對偏低。如果將凍土碳釋放包括在內,溫室氣體排放的預測值將顯著偏高。
報告建議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對凍土問題進行一次特別評估,以及建立國家監測網絡和制定適應計劃,以應對這一潛在的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