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雖然久未在公開場合露面,但他和他的阿里巴巴集團始終沒有離開公眾的視線。
阿里巴巴集團影響力很大,其C2C網站淘寶(Taobao)以超過90%的份額(按銷售額計算)獨占中國電商市場鰲頭。此外,集團旗下的天貓(Tmall)在B2C市場占有約一半的份額。阿里巴巴集團還擁有領先的第三方在線支付平臺——支付寶(Alipay),以及一些規模較小的網站。
公司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很多人。因此2013年初的兩次動作,讓阿里巴巴再次陷入猜測之中。
重組公司架構
1月15日,馬云對外宣布,他將于今年5月份,辭去阿里巴巴集團CEO職務,屆時將推舉一名更為年輕的管理者繼任;在此前的1月10日,馬云動作更大,阿里巴巴宣布:集團根據現有業務架構和組織將進行相應調整,成立25個事業部。馬云還以他慣有的給內部員工寫信的方式,詳細解釋了變革的緣由和方向。
兩次大的動作,讓外界對其公司未來發展思路有不少的推測,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馬云兩次行動主要目的可能是為公司再次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做好準備。
據彭博社報道,兩位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已聘請瑞信和高盛作為IPO承銷商,計劃今年在香港上市,計劃最高融資40億美元。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認為,此前馬云辭任CEO、阿里巴巴拆分事業部和阿里巴巴選擇在今年IPO,三件事實為一件事,前兩件事都是在為阿里巴巴IPO做準備。
其實從馬云分拆事業部開始,IPO猜測便在業內盛傳。
根據馬云的說法,此次分拆,基于構筑商業生態系統的需要,原有業務決策和執行體系亦將發生變革,新體系由戰略決策委員會(董事局負責)和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 (CEO負責)構成,后者成員中的姜鵬、張勇等人代表集團層面,分管相關聯的事業部。
馬云隨后在其給公司員工的公開信《變革未來》中稱,本次組織變革的方向是,把公司拆成“更多”小事業部運營,最終實現“同一個生態,千萬家公司”的良好社會商業生態系統。馬云在信中還強調,這是阿里集團13年來最艱難的一次組織和文化變革,是為了適應面對未來無線互聯網的機會和挑戰,同時讓組織更加靈活地進行協同和創新。
對于阿里巴巴的分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訴記者,阿里經過這次調整后,其制度和文化將更完善,有助于擺脫“大公司病”,也能一定程度上遏制原有的弊端。當然,從資本層面來講,分拆后也會給投資者更大的想象空間,一定程度上能激勵員工。
實際上,在此次調整的25個事業群中,出現了無線事業部、航旅事業部、音樂事業部、旺旺與客戶端事業部、數字業務事業部等多個新拆分的業務群。
在業內人士看來,25個事業群的劃分,確實有利于各個業務快速拓展。馬云在信中也明確表示:把公司拆成 “更多”小事業部運營,給更多年輕阿里領導者創新發展的機會,并希望這些業務能影響到各自的細分領域。
以航旅事業部為例,事實上,阿里集團的淘寶旅行已經在在線旅游行業向攜程網等行業翹楚發起了進攻。在阿里集團的此次調整中,原屬于淘寶網的淘寶旅行,被單獨分拆成為航旅事業部,由原天貓總裁張勇分管。毫無疑問,在此次分拆之后,該事業部會獲得更大的決策權和自由度。
減少IPO阻力?
不難發現,阿里巴巴拆分為25個事業部使得淘寶作為大實體被拆成更小的事業部,淘寶這個字眼消失了,而支付寶也不在25個事業部之內。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去除淘寶和支付寶的有意行為。
淘寶名聲不佳,在投資人心中一向有假貨聚集地的惡名。去“淘寶”化后,可能會打消投資人心中對淘寶的疑慮,減少監管風險,有利于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