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民富之源。
日前,人社部首次發布“網絡創業促進就業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網絡創業就業已累計制造崗位超過1000萬個,有力緩解了近幾年的就業壓力。
1、網絡創業不得了
201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高達680萬人,很多學生在考公務員、進國企的道路上擠破了頭,為兩三千元的工資無比糾結。但是22歲的李華卻非常輕松,他直接到一家淘寶網店應聘做運營,每月輕松拿到5000元以上的工資。
幾年前,家里開襪子廠的小張帶了600雙襪子上大學,兩天一換,穿了就扔。這一舉動被人在網上爆料后,惹來了一片指責之聲。受“襪子事件”影響,小張決定自己創業。他在網上開了一家襪子專賣店,如今生意越來越好,雇傭了幾十名員工。“現在體會到了創業的苦與樂,想想以前的事還真有些不應該。”小張這樣說。
近年來,隨著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網絡創業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熱潮,成為擴大就業的一種重要形式,成為推動人才成長的重要途徑。
李華認為網絡前景廣闊,是就業的“藍海”,不必費力在傳統產業中糾結什么“鐵飯碗”、“瓷飯碗”。他說:“我不是‘富二代’,也沒什么背景,現在沒有實力自己創業,先在網絡行業打工,積累經驗,也挺好的。”
網絡創業當然不僅僅是開網店,在網上開發軟件、提供各種網絡服務等,都是網絡創業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在各大城市異常火爆的創業咖啡館里,每日聚集的基本上都是網絡創業者。網絡的開放性與超人氣,也往往會給創業者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比如,有一個青年創業者開發的主流產品在安卓市場上無人問津,隨手開發的一個并不精致的“寶寶故事”的應用,放到網上后也沒再關注,等過了3個月想起來再去看時,發現下載量竟然有30多萬,并由此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網絡創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三類人解決了就業問題。第一類是網絡創業者本身。第二類是直接從業者,即創業者雇傭的從業人員。第三類則是間接從業者,即與網絡創業有密切聯系并且行業受其帶動而發展的相關從業人員,最明顯的受益代表即是物流行業。
2、靈活自由優點多
近幾年,電子商務從業人數在中國呈幾何態勢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如滾雪球般加入到了網絡創業、經營的大軍中。
根據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12月,電子商務平臺中僅淘寶網一家即創造直接就業機會467.7萬個,按照網購中一個直接就業機會平均可以帶動2.85個間接就業機會計算,可拉動間接就業約1333萬個。
那么,網絡創業就業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呢?
中國就業促進會會長張小建指出,創業門檻低、經營方式靈活是最主要的原因。一項針對中國中小企業情況的調查顯示,個人在網下啟動銷售類公司平均費用至少需要5萬元,而網上開店建店成本非常小,且不用去辦營業執照,不用去租門面,甚至不用囤積貨品。同時租金不會因為營業面積的增加而增加,投資者也不用為延長營業時間而支付額外的費用。因此,對廣大青年創業者來說,網絡創業無疑是上上之選。
人社部有關司局和中國就業促進會歷經8個多月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年輕人是網絡創業就業的絕對主力軍,以男性居多,占76.6%。在教育背景方面,大中院校的畢業生占了82.3%。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家居辦工是又一個吸引創業者選擇網絡方式的原因。李華說,通過網絡創業就業,滿足了一部分人自由選擇工作時間、工作方式的愿望,使他們免受堵車、打卡之苦,這也是很多白領辭職選擇網絡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