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1日起,光纖到戶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新標準為“光纖寬帶”的普及提供了制度保障,“光纖寬帶”以光脈沖的形式來傳輸信號,將大大提升網速
從4月1日起,光纖到戶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標準明確規定,在公用電信網已實現光纖傳輸的縣級及以上城區,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設施應采用光纖到戶方式建設;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平等接入、用戶可自由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光纖到戶國家標準對于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和充分保障用戶選擇權將發揮關鍵作用。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網民群體,但數據顯示,中國的網速全球排名僅位列第90位。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很多中國網民仍使用以銅線為傳輸介質的ADSL寬帶技術,升級改造存在固有的技術瓶頸。而新標準為“光纖寬帶”的普及提供了制度保障,“光纖寬帶”以光脈沖的形式來傳輸信號,將大大提升網速。
去年工信部和發改委制定了寬帶中國的政策和實施報告,現在上報國務院等待審議,同時工信部從去年開始實施了寬帶普及提速工程,2012年光纖入戶覆蓋家庭新增超過4900萬戶,累計達到9400萬戶。今年又實施了寬帶中國2013專項行動,加快提升寬帶的發展水平。
落實光纖到戶的難點集中在小區寬帶最后一公里這個環節。對此,標準中明確提出,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線管網、電信間、設備間等通信設施必須與住宅區及住宅建筑同步建設、同時驗收。標準的完善,有望有效解決此前相關規定約束性不強、管理缺乏剛性等問題,為依法進行監管提供了依據,為嚴格行政執法、加強執法監督提供了有力手段,為光纖寬帶網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技術引導和統一規范。
在一些城市,光纖寬帶已經入戶,但很多用戶反饋說網速一般,上網高峰的時候看電影并不流暢。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小區的電信業務被一家運營商壟斷,缺乏競爭導致服務質量低下。標準專門明確引入了競爭機制——光纖到戶工程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平等接入、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的需求。這將有效提升消費者的上網速度。有效的競爭不僅能夠確保服務質量,還有望把價格降到合理的程度。
新的標準還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城區新建住宅應采用光纖到戶的通信設施,同時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鄉鎮、農村地區新建住宅實現光纖到戶。城鄉的聯合推進,這將為中國互聯網全面提速注入動力。
根據《“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到2015年,中國城市和農村家庭分別要具備平均20兆和4兆以上的寬帶接入能力,部分發達城市網絡接入能力要達到100兆。對于這一目標,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我們要大力堅持寬帶網絡技術,有線和無線并舉,提前部署好信息高速公路,寧可適度超前,也不要因此影響我國的后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