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我們家換成30M光纖網絡后,網速非常給力,最明顯就是我在淘寶上‘秒殺’商品成功率提高很多。”家住上海的王琳蕓告訴記者。不過,在中國能享受這么快網速的仍是小眾人群。最新的全球互聯網流量報告顯示,去年第三季度中國的平均網速為1.6Mbps(兆位/秒),仍然低于全球2.8Mbps的平均水平,與排在第一位,網速達14.7Mbps韓國還有很大差距。
網速也叫寬帶接入速率,即通信線路傳輸數據的速率。1.6Mbps指的是每秒1.6兆比特,與我們電腦常見的下載速度是8∶1的關系,1.6M帶寬對應大約200KB/s(千字節/每秒)的下載速度,下載一部20G的高清藍光電影需要一天多時間。
有網民抱怨,家里已經是10M寬帶,為什么還會有視頻卡、下載慢的問題。網絡通信專家陳博認為,這可能是有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來自內容服務商的問題,像迅雷有時就會為了保證付費會員使用質量,會對非會員的下載速度進行限制。另外,用戶自身操作和周邊網絡環境也會有影響。同時操作多項任務或者離路由器太遠無線上網也會拖累網速。
目前,“光進銅退”(光纜替代銅纜網絡)正為解決寬帶不“寬”提供一種可行方案。陳博解釋到,光纜頻帶寬、傳輸容量遠遠高于銅纜,信息通過光纜運輸就好比汽車行駛在一條接近無限寬闊的道路上,堵車也就不再是問題。在韓國、美國等通信發達的國家,光纖網絡已經基本普及,信息傳輸質量有相當的保障。
不過,由于前期基礎資金投入巨大、初期回報率低等問題,真正實現“寬帶中國”的夢想依然步伐艱辛。利好消息是根據工信部新規,從2013年4月1日起,新建小區必須光纖入戶,同時具備接入多家運營商的能力。這等于從國家層面將推進光纖寬帶發展定為重要任務。
就目前看來,經過寬帶改造后的地區,用戶體驗確實有很大改善。從2011年中國電信率先在運營商中推出“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工程后,上海電信已經實現光纖網覆蓋680萬戶,實裝260萬戶,光纖占寬帶用戶比率達到70%,10M以上占家庭寬帶用戶的70%以上。算上其他耗損,網民下載的速度可以達到約3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