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17K小說網為例,這家原創文學網站去年新增作者14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而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這家網站已擁有簽約作者1萬名,作者總數量已達到30萬名。
劉英曾經組織過青年作者訓練營,他因此有了一大發現,很多新手并不是因為有文學的沖動,有表達對世界看法的沖動,有傳遞內心感受的沖動而寫作,他們中不少人是因為網絡文學賺錢而寫作。“我認為,他們的寫作其實是被金錢叫醒的,這也造成了網絡文學寫作圈子越滾越大的現象。”
在與一些新手的交談中,劉英還發現新手為了賺錢而采取一味模仿的路子。他們甚至還天真地打著如意算盤,別人寫一部暢銷作品能賺1000萬元,那自己要是按照固定的套路寫下來,自然會賺100萬元。正是抱著賺錢的信念,許多新手開始了網絡文學之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網絡文學資深編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僅作者數量在激增,而且作者的年齡也呈低齡化趨勢。“我看到大量作者合同中,是附帶家長同意書或監護人同意書的。”
大量新手的涌入并沒有帶來文學的繁榮,網絡文學低質化傾向愈發明顯。劉英說:“如果說過去10部作品中能找到一部較好的,那么現在要1000部作品才能看到一部較好的。”
正因為低質化作品大量橫行,更讓原創文學網站格外珍視優質作者資源的爭奪。據介紹,網站和簽約作者一般采取版稅和買斷兩種方式,版稅一般是五五分成,而買斷則是買斷作者一定時期內的作品連載及各種版權等。
為了籠絡優秀作者資源,網站只好打起了稿酬不斷攀升的價格戰,這也令原創文學網站之間的暗戰愈演愈烈。據知情人士透露,個別網絡作家的稿酬竟然創造了一個字高達5000元的奇高之價,也就是說,每寫1000字就能掙到500萬元。
由于網站不斷以高額稿酬相吸引,除了“大神”級作者,不少作者已很難從一而終,知名網絡作家殷尋說:“網絡文學處于混亂狀態,真正能塌下心來創作的人很少,很多作者都是各種網站跳來跳去,如今到處竄的作者很多,很多是沖著訂閱、沖著錢來的。”
攀上影視這個“高枝”
“老作家”的轉型和新人的不斷加入,都無法阻擋網絡文學商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的潮流。和從前網絡文學主要依賴讀者訂閱不同,現在網絡文學正在不斷向影視行業輻射,各種類型的網絡小說在開拓娛樂文化市場方面表現出來的開拓力和生命力,令業界矚目。
盛大文學CEO侯小強開玩笑說,網絡文學這些年是攀上了影視這個“高枝”了。
侯小強算了一筆賬,去年盛大文學銷售了900多個影視、游戲版權,而目前正在拍攝中的電影、電視已高達百部,不僅如此,盛大文學這兩年在影視版權銷售上更是呈翻番之勢。
按照侯小強的說法,目前盛大文學出產的一些幻想類、現實類、家庭倫理類、古裝類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已經在熒屏上小試牛刀,像創下收視高記錄的《步步驚心》、《甄嬛傳》、《小兒難養》等多部影視作品,均出自起點中文網作者之手。
無獨有偶,其他原創文學網站也紛紛開拓起影視版權市場。劉英以自家網站首發的小說為例,2007年首發的酒徒小說《隋亂》,影視版權費高達百萬元量級,目前長篇劇目正在改編之中。而批判現實主義小說《橙紅年代》與路遙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精神內核相近,也是國內第一本點擊量過億的網絡小說,目前也正在進行影視合作改編。另一部驚悚文藝作品《鬼案組》,七八十萬字的作品都是作者在手機上一個一個字寫成的,該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將于近期在云南衛視播出。
從表面看,各家原創文學網站的收益都在不斷攀升,但侯小強表示:“盛大文學和作者在影視改編上的收益,總體上還是比我想象的少,所以,我想讓小說家變成劇作家,他們直接上手讓網絡文學變成劇本,這樣帶來的收益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