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異常如何監測?地震來襲怎樣速報?5月12日是全國第五個“防災減災日”,為普及地震科普知識,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北京市地震局將于5月12日至5月18日期間對公眾開放部分地震臺,感興趣的市民及中小學生可前往參觀。
據了解,此次開放的臺站包括昌平地震臺、海淀地震臺、通州地震臺、延慶地震臺和豐臺地震臺,開放時間為每日9:00-11:00,14:00-16:00。詳細地址可登錄北京市地震局網站查詢。地震臺的監測內容主要涉及地震前兆臺網、測震臺網和強震動臺網。地震前兆臺網主要是負責地震前兆異常的監測,數據主要用于地震科學研究和地震分析預測,手段包括地下流體、氣體、地電、地磁、GPS等。測震臺網主要是負責地震發生后對所發生地震的震級、時間、地點進行快速確定,即地震速報。強震動臺網主要是進行地震發生后的地震烈度速報,同時測量并記錄地震時地面運動的強度和過程。
據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此次開放的五個地震臺特點不同,例如昌平地震臺具備三項臺網的全部主要功能,設備最為齊全。海淀地震臺的內容主要是科普常識介紹,包括展板、地震模擬車等,也包括一部分監測儀器。通州地震臺的特長是地震前兆臺網的手段豐富。市民可根據關注的側重點進行選擇,也可提前電話咨詢。
■鏈接
防災減災周活動
市國土局:5月12日參加全市統一的活動。5月10日在國土局門口開展關于防災減災宣傳活動,今年的力度比以前大,特別針對進入汛期、地質災害等問題發放宣傳材料。
市市政市容委:5月12日參加全市活動。5月14至16日連續舉辦三場演習,主要針對有限空間作業。
市住建委:5月12日參加全市活動,單獨的活動還在報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