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將于5月29日至6月2日在山東省棗莊市、濟寧市、菏澤市舉辦,這是文化部首次組織舉辦的全國性樂種展演,也是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專業藝術單項評比展演系列活動之一。
本次展演分職業和非職業兩組進行。經過初評,71支組合最終入圍復賽,其中職業組40支,非職業組31支。非職業組的復賽和決賽將于5月29日至30日在棗莊進行,職業組的復賽和決賽將于5月31日至6月1日在濟寧進行,頒獎音樂會將于6月2日在菏澤舉行。同時,本次展演只設優秀演奏獎、演奏獎兩個層次的獎項。
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陶誠說,該賽事的舉辦一是有利于民間樂種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從而挖掘優秀作品,發現優秀人才;二是有利于發揮導向和示范作用,建立科學規范的民族器樂比賽模式;三是有利于民間樂種的普及和推廣。
他說,展演初評過程中,不少組合有讓人驚喜的表現,比如山東省的“挫琴組合”展示了中國最早的弓弦樂器“軋箏”(先秦稱“筑”);山東魯西南古老的弦索樂“碰八板”也重新恢復,其中的“軟弓京胡”在城市舞臺幾乎已經消失。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的舉辦,不僅給參賽組合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而且有利于民間樂種傳承人堅定信心,堅守傳承事業。“希望這一展演一方面發現好的作品,同時也發現一些優秀人才,最主要目的是傳承我們優秀的傳統民族器樂文化。”
據悉,今年12月,文化部還將舉辦以民樂為評選內容的第十八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此外,文化部藝術司還與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聯合舉辦了華樂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