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農寶網還清了4萬元“創業債”,獲得盈利60萬元。
滯銷農產品反而賣了好價錢
東陳鎮養獺兔大戶、獺兔經紀人仲從蘭是農寶網對外宣傳的“老典型”,盡管有時媒體的夸張報道令她“感覺不舒服”,但她還是不遺余力地向旁人推廣農寶網,“確實幫了大忙了”。
仲從蘭告訴記者,獺兔生意在江蘇并不好做,銷路一直打不開,“獺兔皮賣得好,兔肉基本賣不掉”。她告訴記者,本地人不愛吃兔肉,只有南方四川、福建、廣東、江西等地的客商能收些兔肉,但因為規模不大,對方不太愛來收貨,銷量很小。
此外,“中間商”盤剝得厲害。假如一只兔子能得30元的利潤,那么到老百姓手里最多只有10元到15元,其余的錢都被中間商掙去了。
作為農民經紀人,仲從蘭不是沒想過轍,她也曾到網上發布過兔肉供應信息,卻被當成了“女騙子”,很少有外地客商愿意“冒險”來如皋考察一下。
周杰找到她時,她也正巧需要電商服務。一年5000元錢,對于仲從蘭這樣的種養殖大戶而言,實在算不得什么。
一年后,壓在農寶網上的籌碼得到了成倍的返利。現在,仲從蘭的“網”鋪大了,她的兔肉不是“賣不掉”,而是“不夠賣”。江蘇、安徽、上海等地農戶養的兔子,凡是賣不掉的,她都有能力往回收,“一個月賣七八十噸兔肉,每斤9塊多。繞開中間商,和客戶直接交易”。
“賣瘋了”的不只是兔肉,很多曾經滯銷的產品,上了農寶網,反而成了暢銷貨。周杰至今仍不知道那個給他打電話賣薺菜的東陳鎮農民叫什么名字,卻幫他把滯銷的薺菜以“暢銷價”賣了個精光。
那天上午,周杰接到電話,東陳鎮農民們種的薺菜全都賣不出去了。他拿起相機迅速趕到現場,預估了薺菜總產量,拍了幾張照片,就回到辦公室把信息上傳到農寶網。一頓午飯的功夫,工作人員吳玲接到了好幾個外地客商打來的電話,要求購買薺菜。她靈機一動,把原本準備以一元一斤賤賣的薺菜價格抬到了當時的市場價——三元左右。那批薺菜,當天下午就被一名浙江客商和一名北京客商拉走了。
“大家的農寶網”吸引更多大學生村官加盟
如今的農寶網,在如皋市組織部門和團組織的幫助下,已經從“周杰的農寶網”變成了“大學生村官們的農寶網”。周杰仍是老板,但與農民溝通、供求信息上傳下達的工作,被拓展到了另外20多名大學生村官的手中。
組織部門甚至把農寶網作為大學生村官的培訓內容之一,每個月都會組織大學生村官來學習。
桃源鎮夏莊社區黨總支書記助理、大學生村官程冰冰應周杰的邀請,加入了農寶網團隊。她在圖片制作、網店裝修上的“好手藝”為網站建設增色不少。
別看小程現在在電商經營方面頗懂門道,曾經,她也有不能忘卻的“電商傷疤”——“大學生村官小陳代售店”。這個在淘寶網上僅僅存活不到半年的小店,曾傾注了小程全部的心血。
那時,她剛當上大學生村官,一心想為村民辦實事,便在淘寶上開了一家“代售店”,專門幫村民賣農產品。結果卻令她自己和村民都不滿意,“基本沒什么銷量,很難做。說服村民給我代售,結果賣不出去,很傻的”。
后來,通過農寶網,村民眼里那個“傻傻的”女大學生村官接了一單大活兒——給進駐夏莊社區“江蘇美樹城”內的幾百家商戶提供電商服務。一個良好的基礎是,這里有近十分之一的商戶是通過農寶網推廣獲得招商引資信息進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