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德國卡爾斯魯厄的德國聯邦法院日前裁定,谷歌搜索的“自動填充”功能如果“含有誹謗性搜索提示”,谷歌應刪除誹謗性搜索提示,以保護個人權利。對此,谷歌方面僅表示,“失望和吃驚”。
去年,德國一家保健品與化妝品網絡銷售公司的創始人,在谷歌搜索文本框鍵入自己名字時,發現文本框下方會自動顯示“山達基教”和“欺詐”等詞匯。這名企業家認為,該提示侵犯個人權利、有損企業聲譽,于是在德國科隆將谷歌告上法庭。
位于科隆的州級高等法院去年5月駁回原告的起訴,認為谷歌基于詞匯出現頻率給出搜索提示并無不當。然而,出于保護個人權利的考慮,聯邦法院推翻了州級法院對此案的裁決。德國聯邦法院裁定,搜索引擎“自動填充”功能原則上沒有問題,但如果有人指出某項搜索提示侵犯其權利或損害其名譽,搜索引擎運營商有責任刪除涉及侵權言論,并對再次侵權進行賠償。谷歌搜索的“自動填充”功能是指,用戶在輸入搜索詞時,搜索文本框下方會自動顯示與搜索詞相關的詞匯供用戶選擇,這可以加快輸入速度、改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