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快車的下一站是哪?當用戶急切地拋出這個問題時,移動互聯網巨頭們近期紛紛展示了各自的奇思妙想:從蘋果的iWatch手表,到谷歌智能眼鏡,再到百度昨日發布的國內首款移動穿戴設備——咕咚手環,一時間,移動互聯網的光芒似乎已從智能手機,照射到了一系列炫酷的穿戴設備上。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兩年內,全世界范圍內更多的五花八門的智能穿戴設備會陸續面世,這些既具有生理監測又通常具有通訊功能的設備,可能會成為和曾經的iPhone一樣炙手可熱的產品。
國內首款穿戴設備下月上市
在本周舉行的2013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也開始談論穿戴智能設備可能給騰訊帶來的機會。“包括智能手表、手鐲、眼鏡,未必是直接去做,但是會關注其怎么與騰訊的服務相結合。”他說。
馬化騰話音剛落,百度就推出了國內首款穿戴設備——咕咚手環(此款產品沒有通訊功能)。咕咚網CEO申波昨日向記者介紹,咕咚手環不僅能支持運動提醒,還可通過記錄睡眠,在最理想的時刻將佩戴者喚醒。用戶可將該手環穿戴在手腕上,24小時監測每天活動量及睡眠情況。通過跟百度個人云存儲的結合,用戶可以把運動手環中所記錄的數據實時匯總到百度云端,隨時記錄察看。咕咚手環預計在下月上市。
百度內部人士也證實,在推出了技術相對成熟的咕咚手環后,已經內測成功的另一個拳頭產品——百度eye(眼睛)或許將是國內下一款上市的穿戴產品,這款與谷歌眼鏡功能相似的產品,還可以和百度語音、百度云、百度地圖等進行深度整合,并預期在國內建立一套智能穿戴設備規范。
巨頭“收編”穿戴設備技術
另一款抓人眼球的穿戴設備谷歌眼鏡,已經啟動訂購程序,其上市日期也從明年提前至今年下半年。
可以上網、拍照、打電話,谷歌眼鏡活脫是一款使用時最親近眼睛的智能手機。這款神奇的眼鏡實際上是一個“微型投影儀+攝像頭+傳感器+存儲傳輸+操控設備”的結合體。右眼的小鏡片上包括一個微型投影儀和一個攝像頭,投影儀用以顯示數據,攝像頭用來拍攝視頻與圖像,存儲傳輸模塊用于存儲與輸出數據,而操控設備可通過語音、觸控和自動三種模式控制。
隨著谷歌眼鏡細節的披露,以及蘋果手表等新興科技產品上市進入倒計時,一些看好此類產品的行業巨頭也是毫不吝惜,紛紛啟動了自己對可穿戴設備制造商的“收編”。
4月30日,美國從事身體數據測量監控的Jawbone(拳頭產品是UP腕帶)宣布收購另外一家同行BodyMedia,后者對外開放的平臺,將可以讓iOS開發人員開發出豐富的健康類軟件。據悉,這項收購的交易金額約為1億美元。
對于這筆強強聯合的交易,Jawbone有關負責人表示,兩家公司在人體健康、科學等領域擁有多年經驗,積累了300多項已經授予或正在申請的專利技術。
專家觀點
穿戴設備或成下一個iPhone
“當我們未來用眼鏡、手表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打電話、上網后,個頭越來越大、耗電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是否只剩下防身功能了?”近期移動互聯網穿戴設備的新產品頻頻見諸報端,不少“智能手機控”都這樣調侃。人們不禁要問,穿戴設備會不會很快融入大眾用戶的生活?
“穿戴設備的興起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是相輔相成的,穿戴設備是數據的入口,而對大數據的深度分析,能夠讓用戶重新認識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對記者說,未來兩年內,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智能手機可能被“偽裝”成眼鏡、手表、手環,穿戴設備成為下一個“iPhone”,并非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