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高考成績的陸續發布,高校招生咨詢和錄取工作將全面展開。業內專家預計,屆時以高等院校、分數查詢、志愿填報、出國留學等為代表的教育類網站可能成為近期不法分子實施網絡釣魚瞄準的重點對象,考生和家長須警惕“山寨高校”網站的高招騙局。
來自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20日,聯盟當月已累計認定并處理了釣魚網站逾4000個,其中以志愿填報為名的教育類釣魚網站表現活躍。
該聯盟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往年教育類釣魚網站特點來看,伴隨高考分數的發布,預計以志愿填報、高等院校、出國留學等為仿冒對象的三類釣魚網站將會大幅增加。而不法分子采取的詐騙手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制作以正規高校網站、在線填報志愿系統等為仿冒對象的釣魚網站,散播自主招生或定向招生、“內招名額”、“低分高錄”等虛假信息,套取學生的個人信息再販賣給有需求的用戶或機構。二是制作“山寨高校”網站,偽造根本不存在的假高校網站,發布招生信息,忽悠分數較低、迫切找學校上的學生,騙取錢財。三是制作傳播以騙取敏感信息為目的的軟件或程序,以專業取向測試、志愿填報針對性測試、提前查錄取線等名義制作網絡咨詢軟件,誘騙考生點擊進入暗含木馬和病毒的網站,盜取考生敏感信息。
該聯盟秘書處相關負責人提醒,為避免掉入網絡釣魚陷阱,網民可借助“可信網站”驗證機制,在“官方網站+搜索+瀏覽器”等環節便捷核驗網站真 實 身 份 。 “ 可 信 網 站 ” 驗 證 管 理 機 構 中 網(knet)相關負責人表示,“可信網站”驗證程序一是看網站有無懸掛“可信網站”驗證標識,二是點擊查驗“可信網站”標識能否正常打開,三是核對網站信息、企業信息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