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問題。電子垃圾成災就是其中之一。這一問題在中國更應得到政府和民間的全面關注。中國是全球IT產業最大的代工廠,這個行業中的大多數企業從事著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和加工工作。從全球IT產業鏈分布來看,這些企業處在 “產業微笑曲線”的最底端——產業附加值低,同時卻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如果,本土制造業生產的廢料尚不能得到很好的回收和再利用,此外,還要承擔全球電子垃圾“拾荒者”的角色,中國恐怕真的要成為全世界的“電子垃圾桶”了。
盡管近些年來,國家層面出臺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舊電器電子產品流通管理辦法》、《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等法律法規,但讓人遺憾的是,執法力度不大,監管缺位等老問題依舊。從產業角度看,國家應該適時制定電子垃圾回收補貼機制,使得企業既有開工的需求,也有參與回收的動力。就個人而言,做到垃圾分類,將電子廢棄物交由專門的機構回收處理,都是力所能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