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又一場大雨降臨京城。8時至12時,全市平均降雨9毫米,最大降雨點在懷柔區大水峪水庫64毫米;城區平均降雨6毫米,最大點在楊坊閘14毫米。密云水庫流域平均降雨10毫米,官廳水庫流域平均降雨4毫米。截至下午15時發稿時,這場雨已為水庫帶來618萬立方米來水,密云水庫水位達到136.55米,蓄水量11.010億立方米,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時隔8個月之后密云水庫蓄水量再次回升至11億立方米。
7月14日晚開始,本市出現普遍性降雨。15日1時5分,市防汛指揮部轉發市氣象臺暴雨黃色預警,要求山區縣密切注意汛情。9時,市防汛指揮部向旅游景區防汛專項分指揮部下發“關于做好游人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通知景區、旅行社避免山區危險區域旅游活動。遇有情況,及時果斷采取措施,確保游人安全。同時,市防汛辦向市民發布安全信息提示,建議市民避免進入山區,遠離河道、溝谷等危險區域,注意防范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
交通、排水、住建等部門啟動藍色汛情響應,交警、道路養護、排水集團應急人員全部到崗,重點布控172處易積水點,148處下凹橋區,出動搶險車輛326輛,80座雨水泵站開泵抽升,累計抽水量8.3萬立方米。住房和城鄉建設防汛專項分指揮部報告房屋進水132間,院落進水15處,出動搶險維修3000人次。
昌平區避險轉移1個村15人;懷柔區避險轉移6個鄉鎮,396人;門頭溝區轉移群眾85戶191人;房山區轉移群眾171人;密云縣避險轉移4個鎮、59個村、931戶1619人;延慶縣14個鄉鎮避險轉移群眾878戶,1900人。
連日來的降雨使山區土壤含水率達到飽和,易發生塌方泥石流災害。截至記者發稿時,密云縣馮家峪鎮三叉口村一河道岸邊山坡發生一小型滑坡,不影響人員居住和通行,密云縣水務部門正在處理中;懷柔區安嶺梁路2公里處,塌方100立方米,塌方路段為111國道老路段,不影響主路通行,區公路分局已安排人員現場維護,道路封閉;昌平區G6進京輔線居庸關四橋54公里處公路擋土墻部分坍塌,約10立方米,已清理完畢,對交通未造成影響;豐臺區蘆花路積水15至20厘米,已采取臨時封路措施。
7月14日20時至15日8時,密云水庫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流域平均降雨量36.2毫米,流域單站降雨量最大為白馬關站88.5毫米。密云水庫四站降雨量為:張家墳水文站81.0毫米,下會水文站22.7毫米,白河出庫站76.5毫米,潮河出庫站35.7毫米。
豐沛的降雨有利于密云水庫蓄水,記者從密云水庫管理處獲悉,7月15日8時,張家墳水文站和下會水文站流量分別為13.9立方米/秒和6.66立方米/秒,密云水庫水位達到136.55米,蓄水量11.010億立方米,自去年11月以來首次回升至11億立方米。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降雨還在持續,將為水庫繼續帶來入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