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秋風起,長膘忙”。立秋后天氣轉涼,人們胃口大開。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食管縱隔病區主任馬建群教授提醒,不良飲食習慣是食管癌等疾病的重要誘因,一旦持續出現吞咽越來越困難等癥狀,應當引起注意。
馬建群表示,食管癌是一種“吃出來”的癌癥,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較高,卻不容易在早期被發現,主要是因為食管癌在發病早期具有隱匿性,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多病人都是吃飯感到吞咽十分困難才到醫院就診,這時往往已到癌癥中期。
醫生表示,食管癌早期癥狀表現包括食管內有異物感。進展期食管癌則表現為吞咽困難,同時也會出現嘔吐、上腹痛、體重減輕等癥狀。食管癌晚期因長期攝食不足會出現明顯的營養不良、消瘦、惡病質,并可出現癌轉移、壓迫等并發癥。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的其他疾病如胃食管反流、食管炎等也可出現上述癥狀,患者應及時檢查,排除食管癌的可能。
醫生建議,科學預防食管癌應當盡量少吃燙的食物,最典型的是火鍋,應將食物撈出后適當冷卻后再食用。拒絕致癌性食物,例如亞硝酸鹽含量較高及發生霉變的食物等。注意飲食上營養合理搭配,蛋白質的缺乏將會引發食管粘膜增生,易出現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