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圍繞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制度的種種猜測和分析終于獲得官方確認。阿里巴巴集團昨日宣布,已經在該公司內部試運行三年的合伙人制度即日起正式對外亮相,相關章程和規則將于近期公開。
外界認為,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是為上市而專門設置,目的是保證阿里巴巴上市后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權。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傳言中的IPO仍未見有實質性動作,仍在與港交所進行磋商,但市場公認這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阿里集團昨日確認,在過去三年內,經過三輪提名及甄選,阿里巴巴集團目前已經有28名合伙人。據透露,該集團在過去的三年間,針對相關合伙人的章程,以及產生的過程均進行了長期和激烈的討論,并積累了很多經驗。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針對員工的信件中宣布了上述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選擇在9月10日即該公司創立14周年之際公布上述消息。1999年的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于杭州成立,彼時擁有18名創始人。此后每年此時,阿里巴巴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變革舉措推行。
據阿里集團表述,其合伙人的產生必須基于,“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高度認同公司文化,并且對公司發展有積極性貢獻,愿意為公司文化和使命傳承竭盡全力”。
而根據記者初步掌握的名單,目前阿里28名合伙人當中,其成員絕大多數來自于當前的管理團隊。據稱,阿里巴巴集團不會就合伙人人數設定限制。
目前,馬云大概持有阿里巴巴7%的股權,軟銀和雅虎分別持有36.7%和24%的股權。此前諸多分析認為,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制度設計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控制這家公司。但阿里巴巴集團則強調,上述制度的出發點,并非是單純基于商業的考量,而是源自于該公司對自身體系變革和制度升級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