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通IC卡公用電話的“公話賬號業務”被指有“盜費”漏洞。市民王先生發現,辦理聯通手機卡時,有項業務是將手機作為公共電話的記賬賬號,原始密碼默認手機后六位數。但辦理業務時,工作人員一般不會主動提及該項業務的存在。沒來得及修改密碼的機主,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人“盜用”手機號。
近日,有市民反映稱,路邊的聯通IC卡公共電話存在漏洞,可以盜用他人手機號碼撥打電話,由此給機主造成經濟損失。北京青年報記者試驗后發現,在猜對服務密碼的情況下,確實可以盜打電話,如果一些機主服務密碼過于簡單,就會給人以可乘之機。此外,運營商在客戶辦理手機號碼時并不告知服務密碼會自動生成,并與IC卡公用電話業務相關。
手機話費莫名其妙變少
市民王先生介紹說,最近他朋友的手機充完值過不了多長時間話費就會莫名其妙地少很多。開始王先生的朋友并未多心,但話費總是花得太快,無奈之下他就去營業廳投訴運營商亂扣費。“業務員說不可能,打出來話費詳單,確實是他手機打的電話,他也一頭霧水。”
最后,王先生的朋友得知,自己的手機號很可能是被人盜用,在公共電話上被人盜打了。王先生解釋說,只要想辦法弄到別人的手機服務密碼,就可以通過四個簡單的步驟,隨心所欲地盜打他人的電話。知道這個方法后,王先生曾經進行過驗證,的確可以成功盜打電話。
公用電話不插卡就能盜打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跟隨王先生在街邊找到一部聯通IC卡電話。王先生摘下話筒,在鍵盤上按了幾個數字,過了幾秒鐘后又輸入兩串數字。“行了,告訴我你的電話號碼,我現在就用這個電話給你打過去。”在王先生輸入北青報記者電話號碼幾秒鐘后,記者手里的手機果然響了起來,不過顯示的卻是一個陌生手機號碼。接通之后,王先生的聲音從聽筒里傳出。
掛了電話之后,王先生透露了免費撥打電話的“秘籍”。“看運氣,就跟撿到銀行卡試出密碼一樣。”王先生介紹說,一般的手機號都有服務密碼,這個漏洞正是利用了服務密碼才能打電話。
“在公話上先撥打1608888,然后輸入你想盜用的手機號碼,再輸入他的服務密碼,最后輸入你想打的電話就可以了。”王先生緊接著又演示了一遍,換了一個號碼后成功打到了北青報記者的手機上。“號碼都是我試過的,有我朋友的,也有我自己編的,有的能打,有的不能打。”王先生說,只有猜對服務密碼才能用。
北青報記者按照王先生的辦法,也成功撥打了自己的電話和外地朋友的電話。
未告知客戶原始密碼與業務相關
北青報記者發現王先生所說的方法,其實是北京聯通IC卡公用電話的“公話賬號業務”。街上的大部分公話亭壁或電話聽筒上都寫著“免插卡:北京聯通移動/固定電話用戶,免插卡撥1608888,按照語音提示輸入電話號碼及服務密碼,即可通話”。“北京聯通信息導航業務中心”網站介紹,這項業務是北京聯通在2012年10月1日推出的,在全市54萬多部無人值守公用電話上都可以使用。客戶只需將手機或固話號碼作為公話賬號業務的記賬賬號,將服務查詢密碼作為公話賬號業務的密碼,就可撥打本地及國內長途電話。
聯通客服人員表示,“公話賬號業務”必須通過服務密碼才能使用。“原始服務密碼是辦卡時默認的,一般是手機號碼的后六位或者辦卡人身份證的后六位。”客服介紹說,原始密碼并不能使用,需要客戶自行修改新密碼才能正常使用。
“辦卡時,(工作人員)一般不會主動告訴(客戶)原始服務密碼是什么,也不會說明跟哪項業務相關,因為一般不會涉及到。”客服人員解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