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樂視TV就10月22日超級電視S50開放購買量遠超現貨備貨量事件,發道歉聲明,稱受生產和發貨壓力影響,將調整發貨周期。樂視TV還表示,一直堅持現貨+預售模式,堅決不做“饑餓營銷”。
系統異常導致超賣
22日中午12點,首批1萬臺樂視S50量產機在樂視商城開放購買,9分19秒后被搶購一空。樂視TV官方表示,原計劃訂單量達到系統設定上限后自動關閉,但后經核查,由于此次單人購買多臺的占比過高,同時因用戶瞬時訪問量遠超平臺設計的并發能力,導致系統異常,出現關閉時間嚴重延遲等問題。
樂視官方披露數據顯示,22日12點9分19秒之前,樂視S50現貨模式銷售已經超過3.1萬臺,遠超1萬臺的現貨備貨量。面對巨大的生產及發貨壓力,樂視TV昨日就發貨周期做出調整:1萬臺現貨S50按承諾在1周內發貨完畢;現貨模式下搶購超賣的約2.1萬臺S50,會在1周后發貨,4周內發貨完畢;預售模式下22日18點前預訂的8000多臺S50會在4周后發貨,5周內發貨完畢。
此外樂視還表示,如果超賣用戶不愿等候1至4周,可進行全額退款。
堅決不做“饑餓營銷”
昨日,樂視TV在道歉聲明中表示,堅決不做“饑餓營銷”。
樂視TV高級副總裁梁軍介紹,樂視采用的銷售模式是CP2C模式,即現貨+預售模式,其發貨周期依據預訂訂單量與實際產能動態調整。
不過,這種模式也存在風險,即一旦電視需求量增加超過預期,將會導致供貨周期延長,用戶的等待時間過長。
今年8月,樂視TV曾調整過一次發貨周期,從兩周發貨延長至三周,當時樂視表示,對于當前供貨量無法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樂視正溝通富士康進一步提升產能。
此前,同樣采取互聯網銷售模式的小米曾多次遭遇質疑。上周,不少網友再次質疑小米采用饑餓營銷,故意提供少量產品,以造成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
有網友稱:小米搶購頁面上的“搶購”按鈕形同虛設,因為按鈕并沒有經過post請求,而直接生成了“售罄”的頁面。對于這一指控,小米公司否認饑餓營銷,稱新品都有產能爬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