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新發現的距今1800年左右的東漢墓。隨葬器物中可看到灶、井、倉等日常生活用具按比例微縮而成
據中國網訊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發掘又有重大突破。繼挖出東漢男女合葬大墓之后,該所工作人員7日介紹又在廣州西部發現了一處跨越八個朝代的古墓群,約120座,完成發掘近100座,出土各類文物近千件套。
據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易西兵說,此次勘探發掘的古墓葬群所在地方距廣州歷史城區中心北京路直線距離約4.2公里,包羅了西漢南越國、東漢、三國晉南朝、唐、宋及明清各個時期。此外,古墓群也呈現“墓打墓”的現象,晚期墓打破早期墓現象頻繁。
易西兵解釋稱,此次發掘的工地約6萬多平方米,目前還有近1萬平方米的區域有待勘探。
這個地方在古代地處廣州城區的西北角,地勢較高,且靠近江水,可以說是廣州的一處風水寶地,因而墓群密集。
在已經發掘的近百座墓葬中,以西漢南越國時期墓葬最多,共39座,大部分結構完整、隨葬器物保存完好,墓葬形制豐富。許多出土文物為東晉風格的器物,如雞首壺等。
在此次發掘的11座東漢墓葬中,包括磚室墓和豎穴木槨墓兩種,多數保存完好,隨葬器物豐富。一座距今約1800年的東漢墓,隨葬器物達50余件套,且有些器物如灶、井還按比例微縮成模型,該墓還發現了一個黛硯,易西兵表示,一般情況下可判讀為古人的文墨工具,也可能是一個供女性畫眉的物品。
本次發掘的宋墓有4座,其中兩座保存有墓主人的骨骸。易西兵表示,其中一個墓主人骨架判定為女性。目前,工作人員已將兩處骨架移取至文物倉庫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工地還發現明墓葬5座。其中有一座墓室內有完整木棺,棺內隨葬青瓷碗2件,棺外隨葬黑釉瓷罐5件,另有磚質地券一方。該隨葬磚質地券具有明確紀年,可知墓主人江氏生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逝于明宣德三年(1428)。據易西兵介紹,考證得知,這位江氏女子為廣州一位正四品官員的夫人,而正四品官員的身份極有可能是廣州的一位明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