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直立人的重要食物,占其肉食的60%。考古顯示,大約40萬年前大象消失,這改變了直立人的食物結構,對直立人有著巨大影響,最終導致現代人類的出現。
和其他靈長類相比,人類從植物纖維中攝取能量、并將蛋白質轉化為身體所需能量的本領一般。單靠植物、蛋白質不能滿足身體需求,直立人還得補充動物脂肪,為此他們必須獵取動物。大象跑得很慢,比其他動物容易獵獲,和其他動物相比,大象的脂肪蛋白比很穩定,而且一頭大象夠一群直立人吃上一段時間,可以說大象是直立人理想的肉食。
直立人對大象的獵殺,使大象數量逐漸減少。而另一方面,人類活動對能量的需求增加了,沒有肉食、沒有脂肪是不行的,因此他們不得不考慮如何獵取其他動物,而且都是比大象更小、跑得更快的動物。這種變化對人類的身體產生了重要影響,考古顯示,現代人類比直立人的體重要輕,而且腦容量更大。
大象在非洲消失、歐洲早期舊石器文化結束的過程,伴隨著現代人類出現,40萬年前大象消失導致了現代人類在中東的出現。這可以從以色列的兩個考古遺址看出來:蓋謝爾·貝諾特·雅各布考古遺址距今80萬年,這里發現了象骨;而在距今40萬年—20萬年凱塞姆洞穴遺址沒有發現象骨。在凱塞姆洞穴遺址,發現了一種新的人類類型,他們具有新的、更有創造性的行為,比如他們有了用火和分享食物的習慣。相比直立人,他們更敏捷,知道怎么捕獵更小、跑得更快的動物來滿足自己的食物需求。這些人最終在中東站穩了腳跟,并取代了直立人。
雖然今天在非洲仍然能見到大象,但種類已經非常少了。在非洲距今不到20萬年的考古遺址,再沒有發現過大象骨頭,中東距今不到40萬年的考古遺址情形和這非常相似,這顯然不是偶然的。兩者都說明,大象消失可能導致了現代人類的興起。(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