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一號坑中發現的“秦盾”,局部和全貌(6月9日攝)。
從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獲知,考古人員經過近三年的考古發掘,秦兵馬俑一號坑中首次發現一件與戰車伴出的盾牌,對研究兵馬俑的豐富內涵和秦軍軍制等具有重要意義。
秦兵馬俑自發現以來,國家文物局曾批準兵馬俑1986年進行過第二次發掘,2009年至今進行的是第三次發掘。據初步統計,第三次發掘的一號坑200平方米的范圍內出土文物310余件(組)。
讓人興奮的當然是首次在兵馬俑坑中發現的秦盾。著名考古專家袁仲一說,兵馬俑坑原來沒有出土過盾牌,這次發現其在戰車的右側,應當是給車上人員(古稱車右)配置用的。根據測量,盾牌高70厘米,寬50厘米,其尺寸恰好是秦始皇陵銅車馬上發現銅盾的兩倍,剛好印證了之前對秦軍使用盾牌大小的推測。
根據研究,這件秦盾是一件皮質漆制彩繪盾,是戰車上的士兵用于防護的兵器,紋飾勾勒得非常細致。這件盾牌的出現,對于研究秦人軍制、秦人葬俗習俗等均具有重要意義。(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