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近日開始實施吉木薩爾北庭故城遺址保護條例,這是繼交河故城之后,新疆再度立法保護歷史文化遺址。
2006年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和推動下,中國與中亞有關國家開展絲綢之路跨國系列申報世界遺產工作。2012年7月,國家文物局將北庭故城遺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絲綢之路中國段”首批申遺名單,它也是天山北坡走廊唯一申報點,對絲綢之路申遺具有至關全局的作用。
《新疆吉木薩爾北庭古城遺址保護條例》提出,北庭故城遺址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為主,確保遺址文化遺產價值。
條例規定,未經批準,不能在遺址保護區范圍內從事考古調查、勘查,今后在北庭故城遺址保護區拍攝電影、電視劇、專業錄像或專業攝影的行為,也必須依法取得批準文件,并在文物管理人員的監督下進行。
同時,作為旅游景點開放的北庭故城,目前已采取措施,嚴格控制遺址保護區內的環境容量和游客接待規模。
北庭故城位于新疆吉木薩爾縣城以北12公里處北庭鎮,是唐代北庭大都護府遺址。史料記載,唐代時其管轄范圍包括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廣大地區,西面則達到里海。
2004年,新疆出臺條例,立法保護吐魯番交河故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