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3日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在位于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出土的一枚簡牘完整地記錄了縣衙審理的一起經濟犯罪案件。經專家考證,該遺址為西漢晚期益陽縣衙署所在地,簡牘為縣衙署檔案。
在一枚用隸書書寫100多個漢字的大型木牘上,記載了一位名叫“勛”的官員因貪污而被懲罰的經過。當時,益陽縣每年都要向長沙郡上繳錢糧,“勛”則在赴長沙上繳的途中,將錢糧貪污。中飽私囊的罪行被發現之后,“勛”不僅被追回貪污所得,還被判處監禁。這個案子于元始二年十二月審結,也就是漢平帝劉衎在位時期。
截至目前,兔子山遺址共發現簡牘約5000枚,分為木牘和竹簡,保存良好。長度一般為23.5厘米,寬為1.3-2.8厘米。特殊的大型木牘已見3枚,長49厘米,寬6.5厘米。文字以毛筆墨書。簡牘年代從戰國、秦、漢,一直延續到孫吳時期。數量之巨大,時間跨度之長,全國罕見。目前,這批簡牘整理、研究和保護工作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