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學家:今年端午節十年來最遲
6月23日將迎來端午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自2002年以來,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歷日期最遲。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五月初五端午節。天文年歷顯示,2001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歷日期…
來源: 時間:06-21 -
意科學家重啟搜尋《蒙娜·麗莎》原型遺骨行動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19日報道,意大利文藝史學家日前重新啟動了搜尋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名作《蒙娜麗莎》原型人物遺骨的行動。工作人員已經開始用挖掘機拆除佛羅倫薩前圣厄休拉女…
來源: 時間:06-21 -
研究發現南極2000萬年前曾溫暖濕潤植被豐富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8日報道,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發現,2000萬年前的古南極洲并不像現在這樣總是冰天雪地,那里曾經溫暖多雨,植被豐富??茖W家通過檢測南極羅斯冰…
來源: 時間:06-20 -
黑龍江哈爾濱發現重要金代文化遺跡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部門近日在哈爾濱市阿城區開展的專項考古調查勘探工作中,發現了一處金代貴族墓地及多處金代文化遺存,這對進一步了解和研究金代喪葬制度具有重要研究價值。2011年10月,黑龍江省文物…
來源: 時間:06-20 -
遼寧發現1.25億年前鳥類新種:“星海鳥”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季強14日在新聞發布會宣布,遼寧在世界上首次發現鳥類新種,因其收藏于大連星海古生物博物館而被命名為星海鳥。季強表示,星海鳥生活在距今為1.25億年左右的白…
來源: 時間:06-18 -
人類由3億年前的史前鯊魚進化而來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科學家表示,人類由3億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進化而來,一種名為荊棘魚(Acanthodes bronni)的原始魚類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有頜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最新研究發表在6月1…
來源: 時間:06-18 -
沈陽發現疑為努爾哈赤早期寢宮遺址
近日在沈陽市內北中街清豫親王多鐸王府北側50米處發現一處清代遺跡,出土的綠釉瓦當被證實是親王一級才可使用的建筑材料。專家認為,這有可能是消失了300多年的汗王宮,也就是努爾哈赤的早期寢宮。記者…
來源: 時間:06-18 -
商代婦好墓出土文物亮相西安
《殷墟寶藏——商王都珍寶展》近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開幕,以三千多年前商代婦好墓出土文物為主體的135件(組)珍寶首次在古都西安亮相。婦好是商王的妻子之一,曾經多次率領部隊替商王四處征戰…
來源: 時間:06-18 -
重慶搶救性發掘三峽庫區匯南墓群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對三峽庫區的匯南墓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重慶市文物考古所介紹,此次發掘的匯南墓群墓葬為火地灣墓地,位于重慶市豐都縣,屬長江三峽庫區消落帶,因此急需進行搶救性發掘,共清理磚室墓…
來源: 時間:06-18 -
秦始皇陵“百戲俑坑”考古首次發現存在“封門”
記者14日從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獲知,考古人員經過半年多的考古發掘,首次在俗稱百戲俑坑發現存在著由長形方木構建的封門,從而為研究秦始皇陵陪葬坑,尤其是秦兵馬俑坑的焚燒現象…
來源: 時間:06-15 -
研究稱人類從3億年前鯊魚進化而來
北京時間6月15日消息,科學家表示,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進化而來的。根據最新研究,這種名為棘魚屬的原始魚類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來源: 時間:06-15 -
因改擴建馬王堆文物將“閉關”3年
藏有馬王堆漢墓珍貴文物的湖南省博物館11日宣布,該館因全面實施改擴建工程,將從6月18日起暫停對外開放服務3年時間。據了解,湖南省博物館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博物館。該館館藏文物…
來源: 時間:06-12 -
秦始皇陵新發現20余件“百戲俑”
6月9日是第七個中國文化遺產日,本報跟隨挖掘隊深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現場,探訪了秦兵馬俑一號坑和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百戲俑”考古發掘的情況?!?/p> 來源: 時間:06-12
-
考古證明:邢窯燒制瓷器歷史追溯至北朝時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日前發布消息稱,近日在河北邢窯遺址內丘城關窯區發掘的8座早期窯爐和早期堆積層,證明了邢窯燒制瓷器的歷史追溯至北朝時期,也證明了內丘城關一帶正是早期邢窯瓷器生產的重要區域。邢窯是…
來源: 時間:06-11 -
秦始皇兵馬俑:秦軍執何盾 今日始得知
從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獲知,考古人員經過近三年的考古發掘,秦兵馬俑一號坑中首次發現一件與戰車伴出的盾牌,對研究兵馬俑的豐富內涵和秦軍軍制等具有重要意義?!?/p> 來源: 時間:06-11
-
三千年前殷墟珍寶首次“集體”在西安公展
3000多年前商朝王都的眾多珍寶,正在陜西歷史博物館《殷墟寶藏——商王都珍寶展》上集體公展。這不僅展示了新中國殷墟考古60年的成果,也向古都市民展示著商王朝的奢華生活及其璀…
來源: 時間:06-11 -
英80年前鐵軌飛機曝光:最高時速160公里
北京時間6月8日消息,20世紀30年代,英國格拉斯哥一位發明家為通勤者研發出一種全新的交通工具——“鐵軌飛機”系統,按照設計,鐵軌飛機的時速可達120英里(約合192公里),用螺旋槳驅動。…
來源: 時間:06-08 -
上海公布廣富林遺址重要文物發現
7日,上海市文物局和上海博物館考古部公布了對于形成于4000余年前的廣富林遺址的最新考古發現。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1.5萬平方米廣富林遺址也首度對公眾開放。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褚曉波介紹說,201…
來源: 時間:06-08 -
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維修保護工程展開
記者從河北省文物局獲悉,河北省文物局目前已確定了十二五(2011-2015年)時期的120項文物保護項目,對一批重要文物實施搶救性保護。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在媒體通氣會上說,在…
來源: 時間:06-05 -
恐龍進化新理論:現代鳥類或由恐龍幼崽進化
研究人員稱,現代的鳥類或許只是從來都長不大的恐龍。恐龍幼崽的化石頭骨與鳥類頭骨的比對結果顯示它們具有明顯的相似性,為“鳥類是恐龍進化的后代”這一論調增加了進一步的證據?!?/p> 來源: 時間:05-31
-
中非古人類學論壇在京召開 研討古人類演化
中國與非洲古人類在演化上有何聯系?陜西大荔化石人類在中國更新世中期人類演化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中非學者在古人類研究領域合作進展如何?29至31日,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南非威特…
來源: 時間:05-31 -
埃及發現4000多年前地方長官墓
一支比利時考古隊最近在埃及首都開羅以南220公里的明亞省一處文物保護區,發現距今4000多年的地方長官墓,并在棺內發現具有重大考古價值的宗教儀式用具。據埃及《金字塔報》29日報道,墓葬屬于古?!?/p> 來源: 時間:05-30
-
香港“古跡大發現”2012年度巡回展覽6月展開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將于6月至10月期間舉辦古跡大發現2012年度巡回展覽,通過一系列展覽活動,向公眾介紹香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地標和文物建筑。巡回展覽將于6月1…
來源: 時間:05-29 -
有專家認為陳圓圓最終歸隱于貴州岑鞏馬家寨
在27日召開的全國首屆貴州岑鞏陳圓圓吳三桂史跡研討會上,有專家認為,一代佳人陳圓圓最終隱居于貴州岑鞏縣馬家寨,并保護吳三桂的余脈繁衍至今,馬家寨吳氏族人為吳三桂后裔。記者…
來源: 時間:05-29 -
疑似大熊貓近親化石被發現
古生物學家最近在西班牙發現了一具史前動物化石,將其命名為Agriarctos beatrix。科學家稱,化石的牙齒證明它是一只熊?!?/p> 來源: 時間: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