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發現“日月星云祭祀”圖案彩繪巖畫
位于大興安嶺東麓的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旗近日新發現一處帶有日、月、星、云圖案的紅色彩繪巖畫。考古人員初步推測,此處巖畫出自于舊石器時代古先民之手。這幅新發現的巖畫位于大興安嶺密林深…
來源: 時間:05-25 -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發現披毛犀頭骨化石
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草原深處的一名牧民近日挖掘水井時,發現一塊距今約1萬年的披毛犀頭骨化石。專家表示,這一發現為中國四大草原之一的錫林郭勒草原史前環境、氣候和生物種類研究提供了新的實物材料?!?/p> 來源: 時間:05-25
-
河北于家村:一座天然的石頭“博物館”
這里是石頭的天地:石樓石閣、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橋石欄、石街石巷步入街中,猶如徜徉在一座天然的石頭博物館。這就是河北省井陘縣于家村,一個保存完好的石頭文化古村落,距…
來源: 時間:05-24 -
河北發現清朝烈女墓
河北邯鄲文物工作者在近期文物普查中新發現一處烈女墓,記載了清朝一名貞節烈女的事跡,為了解封建社會時期中國婦女部分生活狀態提供了翔實的物證。據邯鄲市文物局介紹,這座烈女墓目前定名為田烈女墓…
來源: 時間:05-23 -
戰國名將樂毅、趙奢墓葬完成勘查并得到保護
戰國時期名將樂毅和趙奢生前叱咤風云,死后均葬于當時的趙國既現在的河北省邯鄲境內。記者從邯鄲市文物局獲悉,文物考古工作人員近期對這兩人的墓葬進行了較為完整的勘查,并給予保護。據邯鄲市文物局介紹,…
來源: 時間:05-22 -
重慶搶救性發掘千佛寺摩崖造像遺址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對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對研究佛教在川渝地區的傳播路徑和發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位于重慶市潼南縣崇龕鎮薛家村1社張家灣北部山腳下,2011年8…
來源: 時間:05-22 -
重慶現283尊古佛像 或揭佛教入蜀路徑
一處采石點,竟然隱藏著驚人的考古發現。5月20日,在2012年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之“走進考古現場”中了解到,潼南縣一采石點發現了283尊唐至元明時期的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
來源: 時間:05-21 -
西安考古發現唐代朱雀大街等遺跡
西安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近日對碑林區小雁塔西側棚戶區綜合改造項目進行勘探和發掘,發掘出唐代朱雀大街及其東側水溝、安仁坊坊墻的西北拐角、唐長安城第七條橫街等遺跡。這項考古工作從今年2月份開始,進一…
來源: 時間:05-21 -
中國科技文化簡訊 靈壽發現疑似元代古墓
江西發現5億年前海底生物化石群江西萍鄉市上栗縣金山鎮白鶴村一山頭的裸露巖石層中日前發現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群。此次發現的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群呈分散或放射形分布,初步勘查含有貝殼、海藻、魚類等種類,為…
來源: 時間:05-18 -
熊貓起源歐洲?疑似史前大熊貓近親化石現世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6日報道,西班牙科學家日前在該國薩拉戈薩附近發現了史前新熊種的牙齒化石,疑似大熊貓近親,并將其命名為野熊屬比阿特麗克斯(Agriarctos beatrix)?!?/p> 來源: 時間:05-18
-
陜西漢陽陵博物館模擬考古基地正式啟動
在第36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陜西漢陽陵博物館模擬考古基地17日正式啟動,為考古愛好者提供了親自動手參與文物遺跡考古發掘的機會。據介紹,漢陽陵博物館模擬考古基地的建立旨在充分發揮考古遺址公園…
來源: 時間:05-18 -
紐約即將拍賣恐龍化石 完美骨架絕世罕見
根據每日郵報報道,本周末在紐約舉行的拍賣會上,這具恐龍骨架將被拍賣,它的起拍價為75萬美金,根據介紹,這具恐龍是在沙漠戈壁中發現,這具幾乎完美的骨架已被精心拼湊完成,體長達到24.8米,距今約8千萬年。…
來源: 時間:05-18 -
研究證實:始祖鳥是揮著“四個翅膀”的飛鳥
關于鳥類的進化,有一派觀點認為,鳥最早是用四個翅膀滑翔的,只是后來才進化成骨骼輕巧、拍動雙翼的飛行高手,如我們今天所見。這一理論最近得到了對始祖鳥化石最新研究結果的支持。研究表明,始祖鳥的背和腿如…
來源: 時間:05-17 -
文物古跡臺北工場遷移四載后再回“家門”
臺北著名文物古跡臺北工場于2007年配合捷運(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臨時挪移。4年多后,臺北市市長郝龍斌16日主持儀式,與市民共同見證這一百年歷史建筑再回家門。當日,郝龍斌等人士共同…
來源: 時間:05-17 -
江西上栗發現5億年前海底生物化石群
江西萍鄉市上栗縣金山鎮白鶴村一山頭的裸露巖石層中,日前發現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群。這一發現對研究贛西地區古代地理地貌、氣候變遷、古生物種類學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此次發現的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群呈分散…
來源: 時間:05-17 -
西安阿房宮遺址將實施高科技手段展示工程
記者15日從西安市文物部門了解到,根據西安市政府常務會14日原則通過的《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西安阿房宮遺址將以文物保護為核心,以高科技和藝術手法為展示途徑,向世人呈現一個全方位展現秦文化及秦代歷…
來源: 時間:05-15 -
金山嶺長城500余米“文字磚”字跡日漸模糊
萬歷五年山東左營造萬歷六年墻子路造記者日前在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美譽的金山嶺長城上看到,數以萬計的帶文字城磚,上面記載燒制城磚的年代和部…
來源: 時間:05-15 -
沈陽地區首次發現明代將軍墓
據沈陽市考古研究所披露,近日在沈陽市大東區榆林堡搶救性挖掘的古墓屬于沈陽地區首次發現的明代將軍墓。項目領隊、沈陽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一隊隊長付永平介紹,這座古墓呈八角形,由青磚規則壘砌而成,墓室結…
來源: 時間:05-15 -
吉林發現最古老白酒釀造作坊遺址
吉林大學考古專家14日宣布,吉林省大安市一處古代遺址經發掘和研究確認為遼金時期白酒釀造作坊遺址,這是全國已發現的最古老的白酒釀造作坊遺跡;首次出土了極其珍貴的成套的燒酒器具,對復原古代釀酒工藝具有…
來源: 時間:05-14 -
古代火山爆發證實火星曾擁有大量液態水
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科學家近日表示,對于發生在火星上一次古老火山爆發事件的研究顯示,這顆紅色星球在數十億年前曾經擁有和地球非常相似的環境,這里擁有充沛的地表流水以及相對較厚的大氣層?!?/p> 來源: 時間:05-14
-
塞浦路斯發現地中海島嶼最古老村落
法國考古學家日前在塞浦路斯發掘出一個大約于公元前9000年形成的村落,這被認為是迄今發現的地中海島嶼上最古老的村落。此前考古界普遍認為,大約在公元前9500年的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遠東地區的人類…
來源: 時間:05-11 -
漢魏洛陽城遺跡進入“絲路”申遺名單
來自洛陽市文物管理局的消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魏洛陽城遺跡(閶闔門、宮城)進入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絲綢之路申遺名單。今年上半年,國家文物局將對首批進入絲路申遺名單的遺產點進行…
來源: 時間:05-10 -
科普:“迷你”猛犸象 身高僅一米
史前的猛犸象在動畫片中總是高大威猛的形象,但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也曾存在過一種迷你猛犸象,成體只有約1.1米高,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小的猛犸象。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新一…
來源: 時間:05-10 -
"海量"佛造像埋藏坑印證鄴城佛教文化中心歷史地位
今年年初,鄴城考古隊在位于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的鄴城遺址內,發現了新中國建立以來出土數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共出土佛造像2895件和造像碎片數千件。專家考證認為,這些佛造像印證了鄴城作為六朝古都,在…
來源: 時間:05-09 -
微風習習“高燒”略退 適宜開窗通風
這兩天的天氣好像出現了不間斷的發燒,自前天涼快下來以后,昨天又突破了30℃。今天,最高氣溫將略微下降,達到29℃,較為適宜外出,但真正涼快下來還得等后天的冷空氣到來。周日周一,出現了…
來源: 時間: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