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近一段時間,考古學者都一直認為現代人類的早期近親—尼安德特人是思維緩慢、沒有創造力的一個類群。不過現在,新證據卻表明這是對尼安德特人極大的誤解??脊艑W家在挖掘2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遺址時,不僅出土了眾多的燧石石器和骨骼碎片,還在其上發現了紅色赭石顏料的殘余,這表明尼安德特人在現代人類的很久之前就開始使用它們了。赭石(ochre)是一類源于自然的顏料,它是混有礦物質(鐵氧化物,也就是赤鐵礦,賦予黏土以紅色)的黏土。研究者確信這類物質并非是發掘地的產物,而是尼安德特人從遠處將其帶回的,他們這一有意識的行為一定有其目的,可能是為了在巖壁或身體上創作圖畫。
現今仍生存著的某些采集-狩獵部落也會使用赭石,它的用途廣泛,包括昆蟲驅逐劑(用以保護食物)、醫療用品以及制皮革添加劑。不過究竟尼安德特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赭石,仍不得而知。
尼安德特人的遺跡在歐洲、亞洲中西部都有發現,他們主要生活于60~35萬年前的更新世,因某種未知的原因于3萬年前滅絕。而此次研究者發現的帶有赭石顏料的尼安德特人遺跡時代約為25~20萬年前,這比之前發現的尼安德特人使用鐵氧化物的時間(6~4萬年前,盡管證據也不夠確鑿)要早得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