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解振順 譚顯根) “2010年城區空氣質量好于二級的天數達350天,干佑河鎮安段2個監測斷面出境水質全部符合功能區標準,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達到國家標準,城市功能區環境噪聲和交通干線噪聲全部達到國家標準……”這是鎮安縣日前召開的環保世紀行活動座談會上,縣環保局負責同志的一席話。它真實地反映了鎮安縣“十一五”期間,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方面的可喜變化。
風清氣正無污染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環境,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就是保護我們的子孫后代。”站在這樣一個政治高度,鎮安縣不斷加強環保工作力度,強力促使污染減排任務全面完成。縣政府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污染減排目標責任制,狠抓結構減排,推進工程減排,強化管理減排。“十一五”期間,先后關閉了原鎮安縣秀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鎮安縣博隆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鎮安縣永興水泥廠、鎮安縣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鎮安縣絲綢有限責任公司,商洛堯柏秀山水泥有限公司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累計削減化學需氧量460噸,累計削減二氧化硫924噸,圓滿完成了“十一五”期間的減排任務。
與此同時,他們認真落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污染防治規劃》,制定《鎮安縣重點流域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推進城區燃煤鍋爐、建筑施工企業、干佑河流域鉛鋅采選業、水泥行業和張米礦區非法氰化作業等重點行業和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加快環保設施建設步伐,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區域流域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和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正在搶抓建設,工業“三廢”排放達標率達到90%以上,工業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100%。
農村環保工作穩步推進。深入貫徹落實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導全縣13個鄉鎮完成了水源保護區劃分工作,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3個,受益群眾1萬多人。扎實推進生態創建工作,木王鎮、達仁鎮、木王鎮坪勝村、達仁鎮象園村、楊泗鄉桂林村已分別被命名為市級生態鎮和生態村。省級生態縣創建工作已全面開展。
天藍水綠有保障
“既要金山銀山、實現突破發展,又要綠水青山、保護生態環境。”鎮安縣以環境保護為抓手,使環保調控經濟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應對金融危機,縣上開辟環保“綠色通道”,嚴把產業政策關,支持綠色環保產業項目落戶建設。大力支持和服務循環經濟發展,參與午峪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提出入園企業項目進行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土地集約利用、水資源分類利用和循環利用的環境準入要求,促進了區域循環經濟發展。商洛堯柏秀山水泥集團公司利用鉛鋅尾礦替代粘土,生產高性能水泥熟料,年可綜合利用鉛鋅尾礦17.5萬噸,大大降低了尾礦庫的環境風險,成為鎮安發展循環經濟的典范。
他們開展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系列主題宣傳教育、環保世紀行、改革開放鎮安環保事業三十年生態展、環保“三個一”工程等環境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促進全社會關注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開展綠色工程創建,全縣創建市級綠色單位6家,縣級綠色單位8家,通過環保知識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村鎮、進單位,為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同時,他們加強環保執法力度,連續5年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辦結環境信訪投訴60余件,查處違法企業15家,對8家重金屬排放企業進行重點整治,落實完成省市掛牌督辦環境問題4個,關閉取締違法排污企業16家,淘汰落后產能35萬噸,全縣5家放射源及射線裝置處于有效監控狀態。